第A003版:综合新闻 PDF版下载

版面: 综合新闻

荆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温情执法,照亮一船员职业精神“回归路”


  本报讯(记者陈雪玲 通讯员张露)“处罚是对违法行为的纠正,法律要执行,但日子更要好好过下去,以后一定要遵纪守法。”近日,荆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将装着3000元爱心款的信封递给郑某,郑某对着执法人员表示感谢,并对骗取适任证书的行为深表忏悔,接受吊销证书的处罚决定。

  时间回到去年9月18日,荆州市民之家交通窗口工作人员在办理郑某船员适任证书重新签发时发现,郑某提交的证书上航线签注与发证电子系统记录及发证档案均不一致。接到线索移交后,荆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迅速启动执法程序,经立案调查,郑某提交证书上的部分航线未通过航线考试取得,涉嫌以欺骗手段取得船员适任证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郑某应受到吊销船员适任证书,并处以2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但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荆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发现郑某家庭情况特殊,母亲残疾,两个孩子尚小,全家生计全靠他跑船维持。

  执法绝非“一罚了之”。在对郑某开具正常处罚的同时,该支队党委迅速发起内部倡议,24小时内组织干部职工自愿捐款3000元,解其燃眉之急。同时,积极协调荆州水运协会为其提供码头临时工作岗位信息。

  这一“带温度的执法”并非偶然。近年来,荆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正在创新构建“惩、教、扶”三维体系,建立了“惩戒+教育”机制,对资质造假等行为顶格处罚,在执法大队设立普法课堂,组织违法当事人参与安全督导;推行“处罚回访”制度,对受罚人员进行跟踪帮扶,推动受罚人员通过正规渠道重新取得从业资格;积极搭建“就业帮扶平台”,与交通运输企业合作,为悔过自新者提供就业岗位。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