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李汉超
月亮是中国诗歌永恒的意象,乡愁是中国诗歌永恒的主题,古典诗歌多有经典书写与完美表达,大家均可随手拈来,诵之一二。一轮月亮高高地挂在夜空,曾让多少游子魂牵梦萦、夜不能寐。诗人王爱民也有一轮属于自己的月亮——
“天上一轮月亮/照在城里/一池水荡漾/照在故乡/撒满了一地白霜//我看月亮这面/母亲看月亮那面/中间隔着山梁//月亮有母亲的体温/我把它当成硬币/天天揣在身上”((选自《江河文学》2021年第2期)
王爱民,笔名低头走路的谷子,辽宁营口人,生于1968年,出版诗集《欣赏一种秋天的背影》《纸上轻落草色》等,作品获《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学会诗赛一等奖等。现为《辽河》杂志主编,诗歌修行者。
这首诗借月亮表达乡愁,完全没有语言障碍,写得富有新意,值得品味一番。
第一节,月亮照在城里和故乡。城里“一池水荡漾”的时候,诗人的心也随之荡漾起思亲的涟漪。故乡“撒满了一地白霜”,情景交融,暗示深秋已近,为思亲造境。这里我们会自然想起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
第二节,“我”与母亲远隔山梁。有父母的地方就是故乡,就会产生乡愁。诗人想念母亲,就看“月亮这面”;母亲想念儿子,就看“月亮那面”。尽管“中间隔着山梁”,可是月亮能够照耀两面,传递母子之间的情感。
如果说前两节都是常规表达、意在蓄势的话,那么第三节就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了。“月亮有母亲的体温”,好像横空而来,却又暖人心魄,因前面的铺垫而触手可感。“我把它当成硬币”,月亮如硬币,这是形似。但这里读者会自然联想到小时候外出或上学母亲从怀里陶出硬币递给我们的情景,母亲的体温以及对我们无尽的爱都留在这硬币上。——这又是神似。母亲是我们最大的恩人,母亲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所以,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要“天天揣在身上”,如同当初我们舍不得用、而将硬币揣在身上、时而取出来看一看一样。
诗人在简洁的语言里,精心构筑诗意的三维世界。“月亮”、“母亲”和“我”本身相互独立,却因为“硬币”发生深度关联,也将过去、现在和将来紧密联系在一起,唤起读者的情感愉悦和心灵共鸣。
王爱民写了大量的乡土诗,参加全国性诗赛常能获得大奖,有“获奖专业户”的美誉。乡土诗写好并不容易,他却能用生花的妙笔从常见的题材里写出新意。他说:“不能辟出蹊径,只能往深处挖、细处采,掏出甜里的苦、光里的暗、风里的静。进去了还得从容出来,想象强大。”正因为如此,他的每一首诗都有读者意想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