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1版:01 PDF版下载

版面: 01

为更多特殊儿童点亮“康复之光”

全省首个特殊儿童康复质控中心在荆成立


  □ 记者 卢成海 赵保佳 特约记者 谢宇 通讯员 宋诗佳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因身患孤独症、脑瘫等疾病,在成长路上举步维艰,他们的家庭也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特殊儿童康复事业,承载着让特殊儿童重新拥抱生活、回归社会的重任。3月1日,荆州市特殊儿童康复质量控制中心在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成立。这是湖北省首个专门为特殊儿童成立的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标志着我市特殊儿童康复事业迈入科学化、规范化、同质化发展的新阶段。

  质控中心落地——

  为全市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特殊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回归社会,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据了解,目前,荆州市约有1800余名脑瘫、孤独症等特殊儿童,在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儿科、儿童保健科、神经科、康复科等不同科室,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然而,不同科室、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对特殊儿童病情的评估、治疗、康复标准均不相同,导致最后的康复效果也各不相同。

  制定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特殊儿童康复医疗流程,对全市相关医疗机构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享有科学、规范、有效的康复医疗服务,成立专业的特殊儿童康复质量控制中心势在必行,建立健全特殊儿童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势在必行。

  “为特殊儿童撑起一片蓝天,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荆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李江说,医院将充分依托专业优势与资源,协同各方力量,全力推进特殊儿童康复质量控制中心建设与发展。

  成立大会上,市卫健委、省特殊儿童康复协会相关负责人还分别对我市特殊儿童康复医疗的标准化制定、体系化建设、同质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

  二十年坚守——

  用爱守护“折翼天使”展翅飞翔

  “女儿终于考上大学啦!”去年夏天,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张于凤接到了雅雅(化名)妈妈打来的报喜电话,让她高兴不已。

  22岁的雅雅是一名脑瘫患儿,有左侧肢体偏瘫,是张于凤收治的最早一批康复患儿之一。针对“折翼天使”雅雅的半侧肢体偏瘫,张于凤专门为她制定了“运动—认知—心理”三位一体的康复方案。经过20年的康复治疗,雅雅的生活、学习基本能够自理。

  去年,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担心女儿体育难过关,雅雅妈妈焦急万分,向张于凤寻求帮助。

  “雅雅虽然可以走路,但高考体育对她来说,仍是一道难关。”在张于凤的指导下,雅雅又进行了针对性、系统性的运动康复训练,最终,顺利通过高考体育测试,成功考取大学。

  “脑瘫、孤独症患儿,很难完全治愈。但经过专业、科学、系统的长期治疗,许多特殊儿童也能生活自理,有的甚至能很好地融入社会。”张于凤说。

  作为江汉平原妇女儿童医疗保健领域的主力军,多年来,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始终致力于全方位守护妇女儿童健康。在特殊儿童康复领域,该院积极引进先进的康复技术与理念,组建康复亚专业组,配备精良康复设施,为众多特殊儿童点亮了希望之光。

  标准重塑行动——

  让每个特殊儿童享有“精准康复”

  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不仅关乎着这些特殊家庭的幸福,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荆州市特殊儿童康复质量控制中心首届主任委员张于凤说,质控中心的使命,是为特殊儿童提供科学、专业、精准的康复医疗服务,确保其在康复、教育、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该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至上的理念,秉承专业精神,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确保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得到最合适的关怀和支持。

  制定并推行覆盖全市的特殊儿童康复“荆州标准”,是质控中心的中心工作。在市卫健委的领导下,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将与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为特殊儿童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优化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定期为特殊儿童康复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干预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特殊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荆州市特殊儿童康复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后,还将积极推动社会融合,倡导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包容与关爱,消除社会偏见,创造一个更加友善、包容的社会环境。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