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卢艳 徐欢欢 刘帆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试种的油菜已悄然绽放出点点金黄。全国人大代表、监利市精华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毕利霞一边察看油菜长势,一边和农户讨论种植情况。
如何多种粮、种好粮? 从事粮食生产20多年的毕利霞与身边农户一道,在四季轮转的耕耘中寻找答案。毕利霞认为,只有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向“慧”种田转变,才能降本增效、增收致富。如今,合作社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处处可见“只闻机器响、少见人奔忙”的景象。2024年9月,央视总台专程来到合作社拍摄无人驾驶作业画面,通过“共和国巡礼75周年”直播间,向全国观众展示湖北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水平。
“数字化管理系统、无人驾驶的农机装备,还有智能温控大棚等,将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推向更高水平,让种田越来越轻松。”毕利霞告诉记者,除了自种外,每年还为当地农户提供育秧、插秧、飞防、收割等社会化服务。2024年,合作社通过“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在监利市内荆河村、黄歇村推广土地入股,在荒湖管理区及霞光、易新等村开展“五统一”社会化服务,均取得较好成效。去年,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2625亩,总产量350万斤,带动农户种植优质稻2万亩,增效540万元;完成社会化服务12万亩次,帮助农户节本增收1080万元。
过去一年,毕利霞奔走在田间地头,听民情、集民意,行囊中装满了干部群众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期盼。今年全国两会,毕利霞提出的建议主要围绕粮食安全和粮食主产区等方面,包括《加强农广校力量建设 加快培养乡村人才》《落实耕地保护补偿机制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经济补偿力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启动仙洪监铁路项目建设 突破“两湖平原”铁路盲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 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等。同时,她针对粮食收购时节企业缺乏资金的问题,建议银行提高贷款授信额度,保障企业资金流转;针对极端天气影响优质稻稳产丰产的问题,建议保险公司研发适合优质稻的全程保险产品,降低企业生产风险。
春耕春播即将展开,毕利霞深耕的沃土上,又将迎来“稻香飘四方”。去年,合作社以“江汉大米”品牌建设为方向,结合荆州优质稻米的实施方案,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目前,合作社的大米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价格也比普通大米高出约2倍。“今年,合作社将继续引导农民种优质水稻,因地制宜重点示范推广虾稻、油稻、再生稻,生产过程按照全程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操作,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激发农民种粮种好粮的积极性。”毕利霞与乡亲们的共富“稻”路,正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