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2版:荆州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荆州要闻

湖北盛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安平:

跟堂出乡村振兴“牛”路子


  □ 记者 王晓艳 通讯员 黄松

  日前,走进湖北盛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牛农业”),宽敞整齐的养殖场内,上千头安格斯牛正悠闲地咀嚼着草料,不时发出吃饱喝足的“哞哞”声。松滋“养牛达人”郑安平轻轻抚摸着小牛,指导工人熟练操作制料机,为这些“小可爱”补料加餐。

  郑安平在外打拼多年,曾经是一家煤矿企业负责人。当年,他怀揣着“将最好的牛肉送到消费者餐桌”的梦想,毅然从恩施回到松滋老家创业,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牛”路子。

  构建全产业链 返乡开启“牛”征程

  2020年,郑安平回到松滋市洈水镇长河村,投资6500万元,成立湖北盛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反复考察,从新西兰引进纯种安格斯牛,建设安格斯肉牛全产业链项目,开启养牛新征程。

  “‘盛牛’的排酸牛肉新鲜,口感好。”近日,在宜昌市伍家岗区上上城小区,盛牛农业首家“熙寨牛”排酸好牛肉直营店生意火热,虽然价格较其他牛肉略贵,但其好品质每天吸引不少居民前来选购。

  如今,湖北盛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构建全产业链,集种植、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建成标准化养殖基地950亩、饲料种植基地3500亩、标准化屠宰加工车间5000平方米,产品进驻各大商超。

  引进高科技 填补高端“牛”市场

  在肉牛养殖道路上,郑安平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带领盛牛农业从田间地头走向百姓餐桌。

  公司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深度合作,联合攻关肉牛繁育技术,“鄂西南安格斯牛繁育技术研发”项目列入2025年省级科技攻关计划。

  经过5年发展,公司成功开发出23款“安格斯·熙寨牛”系列产品,填补了本地高端牛肉市场空白。2024年,“熙寨牛”系列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创业路上,郑安平始终心系乡亲。在发展肉牛产业过程中,他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的“五统一”服务,联农带农,开展肉牛代养。

  2024年,公司以洈水镇长河村为核心,发展25个肉牛代养户,养殖规模达520头,户均增收10.6万元,直接带动就业105人。

  依托好山好水 打响湖北“牛”品牌

  依托洈水好山好水,让养殖场回归自然,牛儿住进现代化圈舍,听音乐、享按摩,饮用洈水流域优质水,食用干稻草等优质饲料;从新西兰进口安格斯母牛,从东北引进西门塔尔公牛,实行自繁自养;通过严把肉牛品种、饲料选择、养殖环境等环节,提升产品品质……

  盛牛农业始终致力于建设国家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打响“熙寨牛”湖北第一品牌,力争实现年出栏肉牛1.2万头,带动就业1500人,农户年增收6000万元,实现产值3亿元。

  从煤企负责人到“养牛达人”,郑安平说,创业充满艰辛、挑战,也带来无限希望。他希望更多有志有才的家乡人回归故土,积极投身创业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