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荆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杨妮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围绕残疾人就业帮扶、民生实事办理等方面内容,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多渠道帮扶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就业难,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近年来,市残联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发力,倾力做好残疾就业帮扶工作——
搭建服务平台,凝聚社会资源。把残疾人工作各方面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使工作更有抓手。市残联联合市人社部门,把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融入到全市“春风行动”中。去年,市残联与市人社局结合“春风送岗显真情 就业创业家乡行”主题,举办了54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其中线上33场、线下21场。同时,积极组织各县(市、区)残联,帮助残疾人在湖北公共招聘网寻求就业机会,并走访108家企业,发布124个岗位,全年帮助334名城镇无业残疾居民实现就业,完成年度目标的151.82%。
加大培训力度,优化服务质量。
去年,市残联对4978名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完成了职业测评,并对841名重度残疾人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度摸排。结合我市残疾人80%都生活在农村的实际情况,在摸清底数的前提下,明确了“着力提升农村残疾人增收能力,促进农村残疾人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目标。为此,市残联联合市农业农村局进一步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网络,对困难残疾人实施动态精准帮扶,加大了对农村残疾人的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全年实现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1588人。对全市112个盲人按摩机构提供帮扶,先后组织19名盲人学员参加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国家级、省级盲人医疗按摩继续教育培训,全市盲人医疗、保健按摩机构从业人员达到406人。为58名有就业需求的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建立档案,一对一实行精准帮扶,全部实现顺利就业。
做好政策宣传,推动按比例就业。市残联加大对用人单位落实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至去年底,全市已有619个用人单位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1574人,较往年提升50%。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公益岗位、劳务派遣等方式安排154名残疾人就业。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市残联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市属国企招录残疾人就业,落实带头安排残疾人工作就业政策,做好跟踪支持服务。二是继续促进按比例就业,加强残疾人就业和残保金相关政策宣传解读,更好发挥残保金制度促进就业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岗位拓展工作,加强部门协同,整合人社等部门资源继续开展“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持续走访拓岗,深挖就业岗位,多措并举落实大学生就业工作。四是持续以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着力点,加强对困难残疾人的就业服务,加大盲人按摩行业扶持管理力度,增强其就业技能,持续帮助失业残疾人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之路。
高质量办理民生实事
今年,市残联承办了三件省、市民生实事,一是为4611名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二是为90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三是免费为1800名0至15岁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实现“应救尽救”。
一季度,在各方协同努力下,三项民生实事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为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辅助器具适配方面,已为1761名持证残疾人完成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占年度任务的38%。
在无障碍改造方面,已完成1816户入户测评,确定900户改造对象,为550户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预计5月底启动招标程序。
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方面,通过结合“爱耳日”“世界自闭症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宣传教育和社会融合活动,经早期筛查,已有1265名儿童申请康复救助,1239人已顺利接受康复训练。
目前,三项民生实事正稳步有序推进。
编辑观点:
生活离不开阳光,残疾人更需要关爱。理解、尊重、关心、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创造残疾人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