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理 论 PDF版下载

版面: 理 论

党建引领下的代表行动创新实践

——松滋市以“三聚三变”工作法构建人大代表履职闭环


  □ 魏晓川

  自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启动“代表行动”以来,松滋市始终将其作为开展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与代表工作、民主实践、人大监督等深度融合,创新推行“三聚三变”工作法,构建起“群众关切—代表履职—成果落地”的完整闭环。全市14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践行初心,代表行动有温度更有力度。

  聚焦“急难愁盼”变“群众关切”为“代表行动”

  问题导向定主题。紧扣全省“1+N”主题体系,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按照统分结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市委点题、代表荐题、群众出题”三级选题机制,精准选定代表行动主题,力求举人大之力,真心为市委分忧、为政府解难、为群众造福。近三年来,我们聚焦市委关注、代表关切、群众关心,坚持每年聚焦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稳企纾困大走访大调研助力‘双冲刺’”“助力饮水安全”“聚焦城乡养老”三大代表行动,形成“一年一主题、年年破难题”的攻坚态势,获得社会各界纷纷点赞和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系统思维抓谋划。松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全市“一盘棋”,围绕稳企纾困、饮水安全、城乡养老三大行动主题,一体谋划、分步实施、闭环推进,分年度出台代表行动实施方案,为每个专项行动定制“三年作战图”。以城乡养老代表行动活动方案为例,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目标,将代表行动具体分解为前期筹备、宣传发动、走访调研、成果转化、跟踪督办5个阶段,实现履职流程标准化、目标任务节点化。2024年通过前4个阶段,找准问题症结、提出意见建议、推动政府行动,2025和2026年两年,立足人大职能监督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各项务实举措落地落实,确保代表行动有始有终、有力有效。

  全员参与共行动。围绕稳企纾困、饮水安全、城乡养老三大主题,组建由主任会议成员挂帅的“1+3”指挥体系(1个领导小组+3个专项指挥部),按照“常委会统筹、主任会议成员牵头、委员当先锋、代表走在前”的工作格局,统筹推动行动开展。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尽锐出战,个个显身手,人人当表率,在稳企纾困行动中,企业家代表牵头成立“政策宣讲团”,为392家中小微企业精准解读惠企政策;在饮水安全攻坚中,65名代表组成12支“问题收集队”,徒步丈量137公里老旧管网;在城乡养老调研中,五级人大代表走遍全市各类养老、医疗机构49家,村居276个。在代表行动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有广大代表的身影和声音,五级代表累计走访群众1.2万余人次,让“代表在身边”成为群众看得见的幸福。

  聚焦“民主实践”变“问题清单”为“项目清单”

  全覆盖开展调研。坚持把调查研究作

  为开展代表行动的重中之重,以期摸清底数、找准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工作。以饮水安全代表行动为例,围绕高山片区饮水难等“六大课题”,采取“五看四听”的方式(“五看”,即看水厂、看水源地、看管网、看海拔最高点的用户、看管网最末端的用户;“四听”,即听用户的感受、听水厂的反映、听乡镇的意见、听群众的建议),深入开展“源头到龙头”调研,共走访供水企业48家、用水户3749户,发放调查问卷9420份,召开座谈会、湾子会120余场次,收集汇总各类问题363个。在眼睛向内找问题的同时,注重眼睛向外学经验。以城乡养老代表行动为例,分5个考察组北上南下浙江义乌、辽宁大连等5省13县取经,带回“时间银行”“嵌入式养老”等12条先进经验,转化为本地“幸福食堂建设标准”等7项制度性成果。

  全方位提出建议。坚持把找准问题、提出建议作为调查研究的出发点、落脚点,结合代表专业特长和岗位优势,建立“代表专业库+部门对接表”,组织和引导代表发挥专业优势提出务实建议、推动问题解决。刘陈兵代表提出《关于实施高山片区应急水源及配套工程建设的建议》,得到松滋市委、政府和人大的高度重视,直接推动总投资1452万元的纱帽尖水厂落地;邓继涛代表牵头制定的“纾困政策兑现流程图”,让392家企业快速获得2.1亿元融资担保。三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形成稳企纾困、饮水安全、城乡养老3份专题调研报告,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37条建议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群众期盼更加可感可及。

  全过程推动转化。在代表行动的有力推动下,松滋市委、政府高度重视稳企纾困、饮水安全、城乡养老三项工作。2022年,出台干货满满的“1+1+6”稳企纾困实施方案,拿出纾困资金5000万元,推动一揽子惠企政策逐项兑现,促进新增融资担保贷款392家2.1亿元、创业担保贷款1445笔6.68亿元,帮助152家企业解决用工3395人。2023年,出台城乡供水保障提升工程五年计划,谋划实施白龙埂长江水源供水、高山片区饮水等总投资13.9亿元的六大系统工程。随着卸甲坪乡纱帽尖水厂建成投运,彻底结束了山乡人们解放以来吃洞水的历史。2024年,着力推动和平社区幸福食堂从无到有,便民处方权下沉社区办理,有效解决老年人“一口饭”和“便民处方不便民”问题。今年,松滋市已出台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城乡养老“代表行动”全面转化为“政府行动”。

  聚焦“监督闭环”变“美好愿景”为“现实图景”

  用好监督“工具箱”。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创新“1+3”监督机制(1份决定+调研、视察、测评3项举措),综合运用听取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调研、专题视察、专题询问、做出决定等方式,围绕饮水安全、城乡养老开展监督,做好推动落实“后半篇文章”。在代表行动启动当年,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并先后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供水保障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既总结成绩、鼓舞信心,也督办工作、推动落实。从开展代表行动当年起,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听取和审议城乡供水五年行动和城乡养老三年行动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并开展满意度测评,截至目前,听取专项工作报告3次,累计提出审议意见8条,开展满意度测评3次,监督工作更加有力有效。

  当好监督“铁面人”。为有效提升监督刚性,确保代表行动定一项就干一项、干一项就成一项,松滋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以城乡供水和城乡养老《决定》为依据,与市委、政府形成推进工作的整体合力,全面提升监督的权威性和推动力,力求以法治之力推动实现民生之盼。建立“红黄蓝”三色督办台账,对进度滞后的卸甲坪水厂建设项目开展蹲点式调研、驻点式监督、联动式落实,倒逼工期提前3个月;针对养老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组织120名代表开展“地毯式”回访,推动整改落实到位。创新实施“票决制”,推动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城乡供水管网老化更新改造、城乡养老高质量发展等多个项目,通过依法票决被确定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监督手段更加多元,监督刚性进一步提升。

  打好监督“持久战”。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聚焦重点问题、根据行动计划和项目时序,研究出台稳企纾困、饮水安全、城乡养老持续监督工作方案,制定分年监督计划,合理安排监督工作。以饮水安全监督工作为例,2024年出台《关于开展全市城乡供水保障重点问题解决持续监督的工作方案》,成立全市城乡供水保障重点问题解决持续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主任会议成员带队,组成7个监督工作组开展蹲点式调研、驻点式监督、联动式落实,督促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项目清单、优化建设方案、加快工程实施,确保形成监督闭环。

  (作者单位:松滋市人大常委会)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