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5版:公安新闻 PDF版下载

版面: 公安新闻

斑竹垱镇莲花垱村党支部书记任泽红:

“硬核”书记的电商情缘


  □ 通讯员 彭荣莉 龚殿 杨雅涵

  “家人们,看! 咱们斑竹垱镇莲花垱村的翠冠梨,马上就要上市啦,现在开通预售通道,欢迎大家购买!”

  雨后,莲花垱村翠冠梨果园泥泞湿滑,53岁的村党支部书记任泽红胶鞋上沾满了泥巴,穿梭在果园直播带货。持续4个小时的助农直播,任泽红有些口干舌燥,但看着挂满枝头的翠冠梨最终以2.5万元预售销售额收官,她颇感欣慰。

  “心疼老百姓,2020年翠冠梨大丰收,但市场行情不好,好多老人守着梨堆掉眼泪。”回忆自己第一次“触网”经历,任泽红动情地说,“我就想着能不能把梨搬到网上卖。第一次直播在村部旧会议室,开播半小时,在线人数没超过20人,唯一的订单还是我女儿下的,心理落差很大。但想到我的身后是全村老百姓,再难我也要坚持。”

  种植户梅启斌一直记得,去年6月,任泽红在他家梨园里帮他直播销售,一场直播结束卖出800斤梨,相当于他过去半年的收入。种植户佘远宾在任泽红的指导下学会了直播带货,乐呵呵地说:“儿子结婚花费、孙子学费,都是直播间里的梨子换来的。”老党员王武恒曾是直播反对者,当他看到任泽红在烈日下直播中暑、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订单情况时,感动之余,主动申请当起了翠冠梨质量监督员。

  2018年上任伊始,任泽红面对的是组织散漫的班子。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推行“公开选聘+绩效考核”机制。“干得不好就挪位,想干好就给舞台。”她拍着桌子定下规矩。村“两委”成员须全部通过政策考试、电脑操作等六关考核后上岗,年龄最大的村干部王中权感慨:“以前总认为学习新技术是年轻人的事,后来在任书记的带领下,改变了观点,人就要活到老学到老。”

  任泽红构建的“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体系,50名党员分成12个“微心愿”服务团,大家带着“民情日记本”走家串户。“王大爷家水管漏了”“留守儿童防溺水宣传”……民情日记本里记着的诉求成为党员“接单—办结—反馈”闭环服务的重要内容。

  从最初的“试试看”到现在的“抢着干”,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当每个人都成为乡村振兴的“主角”,这片土地就能迸发无限生机与活力。如今走进村里,随处可见党员群众并肩劳作的身影,大家或是忙着筹备直播带货,或是参与产业项目建设,干事热情高涨。

  任泽红深知,盘活资源、汇聚力量,才能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她带领村民做大做强翠冠梨产业,将一个产业滞后的穷村变成年销售额300万元的电商示范村。同时,她还把目光投向村里的闲置资产,通过改造村部、盘活砖瓦房,成功引进服装加工厂,让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引进服装加工厂只是莲花垱村发展的一个新起点。乡村振兴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散落在各地的乡贤,正是推动家乡发展的重要力量。任泽红积极挖掘在外乡贤资源,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历经5年努力,最终促成3.5亿元海尔绿色再循环产业园落户公安青吉工业园区。

  从田间地头的“铁娘子”到直播间里的“带货书记”,任泽红用“组织力筑基、竞争力破局、整合力聚势、持续力续航”的实践,让千万颗翠冠梨成为连接乡村与世界的媒介,在莲花垱村的土地上书写着基层治理的创新答卷。

  如今,在电商销售的加持下,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任泽红又有了新的规划:“我们将持续探索拓宽乡村电商发展新路径,提升‘莲花垱翠冠梨’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借助村干部直播带货培养农村电商创新创业带头人,通过新鲜采摘、源头直供等活动,打造绿色、生态、安全的优质农产品爆款,以品牌孵化助力乡村振兴。”

  任泽红(左)在果园里直播销售翠冠梨。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