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综合新闻 PDF版下载

版面: 综合新闻

全市高校党委探索“党建引领+校地融合”

让青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闪光


  □ 赵曼妮

  在长江之滨的荆州大地上,高校党员群体正以红色基因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引导在荆高校党员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市委教育工委近日在全市高校开展“党员先锋”评选表彰活动,共选出28名党员先锋,包括7名科技攻关“党员先锋”、7名产业服务“党员先锋”和14名人才培养“党员先锋”。这批“党员先锋”的名单背后,是荆州高校党建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他们以科技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以产业服务打通产学研转化链路,以匠心育人构建人才输送闭环,在江汉平原竖起了“党建引领发展”的鲜明旗帜。

  科技攻坚 在创新深水区锻造“红色引擎”

  在科技攻关领域,荆州高校党员先锋尽显担当。长江大学教授杨文星深耕微纳光子学21年,其团队建立的理论框架为超灵敏传感器研发开辟新径,他与企业合作的红外截止滤光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创造亿元级效益;湖北中医药高专,李丽用“党建+科研”双引擎驱动创新,专利直击基层医疗痛点;此外,长江大学郑双进、方正武、郜卫华、朱锐、苏朱勇等教授也各展其能,以科研成果填补行业空白、破解技术难题,为强国建设夯实根基。

  产业赋能 让论文在阡陌田野间结出硕果

  产业服务方面,荆州高校党员先锋尽显身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奕清专注生姜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推广,带领团队破译生姜风味调控密码,相关技术覆盖长江流域50%以上产区;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邹慧带领团队,为企业量身定制“订单班”,让人才与产业共成长;众多荆州高校党员先锋如李美求、周元华、胡友林、李相敏、汤钦林等教授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信念,在农业、能源等领域精准发力,成为荆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铸魂育人 用红色匠心培育时代新人

  在人才培养赛道,荆州高校党员教师以匠心铸魂。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田从祥、湖北中医药高专鲜于丽等教师以“党建+专业”模式,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湖北中医药高专曹礼荣创新“早临床多临床”体系,助力执业医师通过率跃居全省前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刘超推动国家规划教材进牧场,深化产教融合。此外,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介博以“送体下乡”打造育人品牌,带动学生在社会实践与体育赛事中成长;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尹玉梅凭借“课堂+赛场+社区”三维育人法,培育出“湖北省技术能手”。还有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严坤通过“大赛育人”,助力12名学生免试升本;荆州学院尹诗琪以“传帮带”考研机制实现上线率翻倍。这些党员教师以特色育人模式,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出众多技能能手与竞赛冠军,为学子铺就成才之路,为地方发展输送适配人才。

  站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荆州高校28名党员先锋的群像背后,是全市高校党委探索“党建引领、校地融合”的制度创新——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产学研联合党支部”等载体,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正如一名党员先锋所说:“当高校红色力量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肌理,长江之滨的这片热土必将绽放更璀璨的时代光芒。”这既是荆楚大地的发展启示录,更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鲜活注脚。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