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1版:01 PDF版下载

版面: 01

荆州区:

用“绣花功夫”织就文明底色


  □ 记者 琳玲 胡威虎 通讯员 周浪

  清晨的东升农贸市场,人声鼎沸。干货摊主陈姐利落地擦拭着新挂上的“诚信商户”牌匾,脸上满是笑意。“以前的老市场内,通道十分拥挤,地面污水横流,业主、顾客怨声载道。”她指着如今宽敞明亮、分区清晰的摊位说,“多亏了区里下大力气进行改造,现在这里干净整洁、秩序井然,我们做生意、顾客买菜的心情都好了许多。”

  陈姐的感受,正是荆州区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推动城市提档升级、精细治理、惠民利民的生动注脚。

  “痛点”变“亮点” 精细治理让老城区焕新颜

  告别“脏乱堵”,市场有了新气象——东升农贸市场的蜕变,源自荆州区下的一招“硬棋”。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城管、商务等部门成立市场整治专班,“我们的标准很明确:划行归市、整洁有序、诚信经营、安全放心。”荆州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于是,搬迁新址、分区经营、设立公平秤、每日公布价格和农残检测结果成了硬规矩。“现在环境好多了。停车方便了,买菜像逛超市,明码标价还放心。”常来买菜的刘阿姨赞不绝口。

  曾经跟城管“打游击”的流动摊贩老张,如今也在市场外开起了餐馆。“现在每天只需要琢磨怎么把味道弄得更好,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老张笑着说。

  监管细心、经营良心、消费放心,已成为东升市场最亮眼的招牌。

  “忧居”变“优居”,小区有了新活力——走进改造后的长丰公寓,以前像蜘蛛网一样的“飞线”不见踪影,坑洼路面变成平整的沥青路,崭新的垃圾分类箱旁,居民们自觉进行分类投放。

  区住建局牵头成立老旧小区改造专班,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就改什么”的标准,逐项解决小区内飞线整治、道路硬化、雨污分流、楼道清理等问题。同时,社区还新设“议事亭”,居民对环境卫生、小区管理等有意见或建议,都可以聚集在此讨论、解决,共建美好家园。

  “烟火气”也有了“文明范儿”——交通拥堵、垃圾遍地、油烟漫天、噪声扰民……新风一路美食街是荆州区“网红打卡地”,也曾是城市管理的痛点。

  城南街道办事处联合区城管、交管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实施美食街整体南移优化举措,公平抽签分配300个摊位,科学划分行人、摊位、车辆区域,选派专人维护秩序和清理垃圾。与此同时,新建16处临时疏导点,让流动摊贩“有家可归”,实现城市文明与人间烟火气的“双向奔赴”。

  近年来,荆州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推动城市面貌焕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累计综合养护绿带面积100万平方米,灌木补植1436.8平方米;累计修复道路坑洼、破损、裂缝、人行步道破损等问题400余处,人行道铺砖4658.68平方米、路缘石581米,新建49座口袋公园、2座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改造公厕23处。同时,依法拆除违建14.2万平方米,改造雨污管道68公里,新增停车位3924个、充电棚178处、路灯2004盏,新增5.8万平方米绿地……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居民乐享新生活。

  “小站”聚“大爱” 文明实践让服务更有温度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今年端午前夕,西城街道通会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格外热闹。“惠悦”志愿文艺队的歌舞表演赢得阵阵掌声,居民们围坐一起包粽子、做香囊,欢声笑语不断。“以前社区活动少,现在这里可热闹了。学知识、看表演、做手工,还能认识新邻居,感觉社区像个大家庭。”家住荆实幼儿园小区的退休教师李奶奶是实践站的“常客”。

  (下转第2版)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