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创新“两书同达”信用修复模式,每年组织1000家以上民企参加信用修复培训;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减少多头重复检查;每年开展800场公益“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建立防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对长期拖欠行为实施强制信息披露。这些举措直击企业发展痛点,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四项创新破除要素瓶颈
土地方面,推动新增民间投资项目用地占比逐年提升,通过降低开发门槛、延长价款缴纳期限等方式降低用地成本;金融方面,产业引导基金70%以上投向民企,每年新增“首贷户”1000户以上;能源方面,加强供应保障,落实第三监管周期需量电价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提升负荷利用率,足额享受政策;人才方面,实施“才聚荆楚·凤鸣荆州”工程,合理合规解决企业骨干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这套组合拳精准破解了民企发展中的“用地难”“融资难”“用人难”等突出问题。
三项“礼遇”厚植发展沃土
新政特别注重企业家精神培育和政商关系建设:每年选树30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典型进行集中宣传;实施“民企接力计划”,每年组织50名年轻企业家赴知名高校和发达地区学习;建立“企业家活动日”等常态化沟通机制,每月开展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活动等,彰显荆州对企业家的尊重,也将推动构建起“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