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3版:荆州要闻 PDF版下载

版面: 荆州要闻

渠水畅流,滋润百万亩良田


  (上接第1版)

  公安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成立专项工作组,将谋划已久的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纳入申报并获得批复,计划总投资13.77亿元,覆盖荆江大型灌区、孟溪大垸灌区、合顺垸灌区、三善垸灌区、东港垸灌区等5个灌区、14个乡镇,重点加固9座灌溉涵闸,整治96条骨干沟渠,新建或改造渠道、泵站、涵闸、机耕桥等渠系建筑设施1347处。

  全力攻坚民心工程,拼出“公安速度”

  高质高效完成灌区系统化改造,意义重大,时间紧迫。对于公安县这个粮食大县、水产大县而言,不啻于“活血化瘀”“脱胎换骨”的一次蜕变。

  2024年6月28日,工程全面开工,公安县委、县政府立下“两个”确保的军令状:主体建设工期压缩至180天,确保2025年梅雨季前工程投入运行,发挥排灌积极作用;确保国债项目资金高效规范使用。

  一时间,全县上下进入决战攻坚状态。“县领导每周到现场调度,靠前指挥,为工程建设排忧解难。”公安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刘成喜说,3000多名建设者在5个灌区日夜奋战。

  2024年12月底,主体工程按预期顺利完工;转战2025年,配套工程建设再次提质提速。

  公安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干部以作风转变、素质提升为引领,把办好群众急难愁盼事作为检验干部、培养干部的“试金石”和“训练场”,加快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让群众早日受益。

  全县上下闻令而动。在灌区建设期间,各级领导干部、水利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用争分夺秒的行动为工程建设按下“快进键”——

  县水利和湖泊局规建股股长姜爱民带领专班挂图作战,奔赴14个乡镇田间地头实地踏勘,掌握一手精准数据。“身体冻僵了,责任却滚烫着。”姜爱民的话语带着温度,“我们多一分精准,汛期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水利战线的工程师邓永明,负责对工程水泵安装进行核验把关。在手术还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他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坚持回到工地现场。“图纸是死的,现场是活的。垂直误差不能超过0.1/1000,水平误差不能超过0.2/1000,一毫米之差都可能影响工程效率和安全。”邓永明反复核验、反复叮嘱,要求施工方严格做到精准施工,不容有任何疏漏和误差。

  7名老专家也被返聘奔赴“前线”,协助攻克施工技术难题。黄水套泵站改造施工正是采用了老水利专家提出的“钢管桩基础+悬挑结构”技术方案,将进水口延伸至江心,取水深度提升3.14米,破解了枯水期正常提水难题。

  灌区干部群众以极大热情参与建设,主动开展清障除障攻坚行动。闸口镇党委副书记崔连进说,台河渠是涉及闸口镇多个村排灌用水的一条主沟渠,沿线干群同心,前期清障工作仅用了15天,比上级要求的时间整整提前了30天……

  干群齐心,全力推进,拼出“公安速度”。今年6月18日入梅后,因灌区设施及时发挥作用,实施改造的灌区内无一处受灾。

  百万亩良田成“金田”,绘就流域新“丰”景

  “以前排涝需要10天,现在仅用3天就完成了。”夹竹园镇农办工作人员段文杰说,该镇衬砌硬化渠道13公里,翻建涵闸4座,2万余亩农田受益;闸口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人熊飞称,五孔闸让崇湖排灌流量“从15个提升至70个”;章田寺乡新建的两条总长1.03公里渡槽,有力保障了当地杂交水稻育种和小龙虾养殖稳产高产……

  灌区改造焕新,现代化水利体系让“田间水”更畅流。刘成喜介绍,灌区改造受益农田面积达164.3万亩,惠及农业人口约35万。

  民心工程直接连接着民心。夹竹园镇三忠桥村77岁的老党员位永发站在整治修建一新的直台河渠边,感慨不已:“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直台河渠于1958年开挖,多年间修修补补。如今,这条渠大变样,水畅水清岸美,解决了农业排灌的根本问题,也让村民休闲散步有了新去处!”

  “灌区改造是全县6+2专项民生实事的重要一环。我们将聚焦聚力强素质、转作风,办实事、惠民生,坚持学、查、改、治、干一体推进,哪里有问题就奔赴哪里,什么问题最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公安县委书记严广超表示,将以办好一件件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为切入口,检验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