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晓平
春盒,俗称桌盒或酌盒,顾名思义即新春宴席礼盒,是监利乃至江汉平原的一种非常古老的多屉餐盒。其造型为木制方形红漆彩绘提梁盒,内设五层十格笼屉。用餐时可按八仙桌拼成正方形“九宫格”,条桌拼成长方形“十样锦”菜案。春盒内十锦格盛放十种预制卤菜,是大型宴席期间提前预制的多种卤菜系列。这种多样性卤拼美食文化的历史,最早源于古代荆州民间请春客的习俗。古时候,荆州监利一带男女新婚后,亲家之间要借新春佳节,相互以请春客的方式,邀约新亲往来过餐。
请春客,自古至今在江汉平原都非常盛行,这种通过摆酒席礼尚往来的地方风俗,在古籍中已有明确记载:《隋书.地理志》“自晋氏南迁之后,南郡(荆州)、襄阳皆为重镇,故益多衣冠之会,稍尚礼仪经籍焉。自平陈之后,尚淳质,婚姻率渐于礼”。由此可见古代南郡(监利一带)对婚俗礼仪已趋向严格的礼制。因此,荆楚地区民间很早就崇尚平等礼仪,利用请春客一礼一答的特殊宴会,将亲家之间的“请春客”上升到“衣冠之会”,并以特制的用餐礼器——春盒,盛情招待尊贵的新亲。这种特殊地方风俗,不仅让春盒承载了荆楚千古民间家礼,而且更让“九宫格”“十样锦”传统菜系承载了浓厚的人情滋味。
荆楚大地自古为鱼米之乡,可谓是“衣食足,礼仪兴”的富庶之地。因其人口众多,每年娶亲嫁女不在少数,民间请春客十分普遍,故春盒这种尚礼食盒就受到广泛应用。从而一些精明的酒家从中发现了潜在商机,利用春盒上菜争取客源和进行外卖送餐,以方便居家请客。这种快的捷外快餐式卖服务,也受到了喜欢郊游宴饮的文人青睐,他们把春盒当成了郊游雅集的快餐必备。明清时期,文人游学访友已成风尚,每到春暖花开,学者踏青赏景,随从携盒伴游,席地野餐,饮酒吟诗。因此,诗人们把春盒也写进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之中。其一《田园雅集》:“蛙鼓咚咚动客吟,高山流水聚知音。春盒佐餐有佳味,和风送香入酒樽。”其二《原野踏青》:“草色青青柳色新,酌盒载酒共寻春。荒郊踏遍归何处? 拟向桃源再问津。”
春盒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食盒,在江汉平原的监利县请春客具有悠久历史。它从古代家宴礼器发展到近现代的送餐工具,无不凝聚着餐饮与文化的独到匠心。据一位几代人经营春盒开餐馆的老板讲:(美食不只是口腹享受,更是一种文化品味;餐饮不但要求菜品创新,而且更需要有文化传承)。
现在他的酒店将“九宫格”“十样锦”春盒,继续按照传统卤菜系列端上酒店餐桌,并承接了送餐外卖,其旗下各酒店生意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他近期还在荆州、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开设了多家以春盒“九宫格”上菜的连锁酒店,很受食客们的喜爱,有时候酒店一席难求,纷纷要求以快餐形式进入当地外卖市场,快捷服务千家万户,以满足各地食客对春盒美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