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只要孩子们想学“托管班”就有专属定制
7月26日傍晚,一群身穿汉服的孩子登上荆州古城大北门朝宗楼东侧城墙,用一场“荆风楚韵”快闪活动为“楚韵课堂”暑期“爱心托管班”画上圆满句号。
“我身上穿的是曲裾,衣服上的纹样都是楚国特有的。”托管班小学员陈诗阳自信地展示说,这段时间,在“托管班”学习了汉服形制、礼仪等知识,小伙伴们都说要当弘扬荆楚文化的小使者。
除了课业辅导、“防溺水”安全必修课、心理健康、绘画、音乐、体育等传统课程,今年,团市委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按需开展精准化课程定制,增加了传统文化、红色教育、非遗传承、法治教育等特色课程内容。
江陵县人民法院托管点位开设了参观法院、模拟法庭体验等特色课程;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托管点位将“三袁故里文化传承”趣味课程纳入课表……
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托管服务也越来越贴心。
监利市浩宇制衣有限公司是当地重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们长期存在暑期子女照看和教育难以兼顾的实际难题。在当地团委的统筹协调下,该公司连续3年开设“爱心托管班”,今年,还特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青马志愿服务队参与服务,创新推出“托管至晚8点”延时服务,精准匹配职工需求。
假期“花式”陪伴“托管班”每年都兑现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微爱”支教队与石首市大垸镇黄金湾村“结缘”,13年来,近150名华农学子接力奔赴,在“爱心托管班”的阵地坚守至今;
荆州区八岭山镇新湾村“爱心托管班”的“书法大讲堂”连续开设了9年,由杨旻、杨子初两位老师于2017年创建,2020年杨旻老师去世,但“书法大讲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并没有“离去”,坚持义务教学;
“我们明年还要再见!”多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天南星支教队的志愿者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他们与松滋市涴市镇“爱心托管班”孩子们的“相见”从未中断;
……
社会各界多方支持、志愿者接续奉献,这种与托管点位持续多年的对接服务模式,已在各县市区开花结果。
2025年暑期,全市第一批“爱心托管班”共开设373个点位,招募志愿者1600余人,服务少年儿童10082人,实实在在解决了家长暑期“带娃难”的问题。“第二批‘爱心托管班’将于8月初陆续开班。”团市委副书记王文雯介绍,我们正致力让爱心托管从“看护”转向“教育成长”,为孩子们带来“安全、健康、有趣、有益”的托管生活,进一步解决少年儿童假期托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