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三融”提质,探索协同发展实践路径。融党建于治理,将党员志愿者岗嵌入长江岸线网格,搭建网格“啄木鸟”平台实时发现并处置生态环保问题。融保护于民生,实施“生态移民安居工程”,组织志愿者开展安居帮扶和“鸭蛙稻”种植模式推广,腾退8000亩土地建麋鹿食源地。融本土于国际,与12个国家开展合作,共享多项专利,输出“中国志愿者+”保护模式,推动形成全球生态治理志愿协作网络。
2024年5月,荆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后,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品牌化发展,创新探索“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发展路径。成立荆州市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社会工作(社区治理)学院,促进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社工机构共享资源、共商工作、共办活动;设立“荆小爱”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展基金,以小爱汇大爱,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实施40个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试点项目,探索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的实践方式。全市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崇尚志愿者、争当志愿者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