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周安一)近日,天气炎热,为方便基层职工,荆州市“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工作室创新服务方式,到荆州经开区某企业上门调解,现场帮助工伤职工拿到25万元补助金,切实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2024年8月,当事人刘某在车间工作时不慎将左脚砸伤,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能力鉴定为五级伤残,停工留薪期8个月。用人单位为刘某购买了工伤保险,已支付刘某停工留薪期工资,同时,刘某申请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于用人单位赔付金额较大,当事人未能及时得到赔偿。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湖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相关规定,2名调解员在现场耐心与双方沟通协调,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同意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25万元,并承诺款项分两期支付到位,双方现场签定了调解协议。现场,调解人员还宣传了荆州市补充工伤保险实施办法,指导企业规范用工。
此次调解,通过与企业负责人和劳动者现场面对面沟通,进一步提高了“工会+”多元调解的优势,让劳动争议纠纷在源头化解,既节约了职工维权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引导了用人单位依法合规用工。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裁调对接案件395件,办结395件,办结率100%;达成调解协议314件,调解成功率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