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谭曦延
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
“荆龙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土地平整已经完成! 这个项目能推进得这么顺,多亏了镇上干部‘贴身式’的帮忙。”荆龙航天项目总经理胡莉莉笑着说。
今年以来,关沮镇紧扣“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打破过去招商工作里的“等客上门”惰性,建立“红黑榜”定期通报制度。在机关一楼大厅的电子屏上,关沮镇9支招商团队中的先进部门与个人成绩单实时滚动,谁跑得快、谁没有进展,一目了然。
“晒”出来的压力,慢慢变成了比学赶超的动力——如今,喜欢“坐等靠”的观望者少了,主动“抢拼闯”的实干者多了。干部们带着争先意识跑线索、谈项目,线索转化率一路往上走,全镇上下都透着一股“往前冲”的劲儿。
“荆龙航天这个项目,是全区上半年唯一一个签约落地的10亿元项目,意义重大,等不得也慢不得!”关沮镇党委书记彭湃在项目现场协调会上强调,“占地110余亩的荆龙航天智能制造产业园,承载着企业打造一流军民融合工业企业的重任,预计投产后年税收可达1120万元,解决就业约1000人。”
蓝图宏伟,落地却非坦途。项目推进初期,用地清表、规划衔接、配套跟进等难题接踵而至。彭湃带头啃“硬骨头”,当项目方提出用地需求,他立即带队跑区赴市,穿梭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争取支持,硬是在最短时间内打通了关键环节。他常说:“服务项目没有捷径,唯有把办公室搬到工地,把问题解决在一线。”这种“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正是“干部素质提升年”成果的生动体现。“书记带着我们跑,遇到‘拦路虎’就现场拍板协调,心里特别有底。”胡莉莉感慨地说。
如果说荆龙航天项目是关沮镇招引的“巨轮”,那么博悦兴公司压裂成套设备及加工压裂车组装生产项目的落地,则可以说是一次“短跑冲刺”。这个投资额1.5亿元的项目,从捕捉信息、密集洽谈、精准选址到最终签约,关沮镇招商团队仅用了15天,刷新了沙市区招商项目落地的新速度。
“速度背后是服务精度。”关沮镇镇长司马林说,项目签约后,关沮镇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立即转入“护航建设”模式。
“招商不是坐等企业上门,服务更不能等问题出现再解决。”司马林多次要求,项目专班成员要跑在企业需求前面。他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得知某处弱电线路,可能对大型设备进场和厂区规划造成制约时,他便着手开展跨区域协调,高效制定了弱电线路迁改方案并着手推动实施,为项目后续建设扫清了潜在障碍。
“干部素质提上去,服务效能跟上来,项目才能引得进、行得稳。”彭湃望着项目工地上忙碌的身影,语气坚定:“这股子劲头,要一直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