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8版:特别报道 PDF版下载

版面: 特别报道

荆州新城:奏响城市与产业崛起新乐章


    荆州城市新客厅。

    在荆江潮涌的澎湃

    声中,一座承载千年荆楚文化与现代都市梦想的新城正加速崛起。作为湖北省“省级战略、荆州大事、百年大计”的核心载体,荆州新城以“一轴一带、两园六片”的空间格局,勾勒出江汉平原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现代产业高地的宏伟蓝图。

    江汉平原产业交流中心主体结构封顶。

    硕博青年社区火热建设中。

  □ 记者 李晓华

  省级战略

  城市发展新引擎

  建设荆州新城,并非一时一地之策,而是荆州这座城市谋局长远的战略。

  2023年,省委将推动荆州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省“开篇之作”,赋予荆州先行先试的使命。荆州迅速响应,精心绘制了“古今双轴”“一主两副七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荆州新城作为其中的“一主”,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未来与希望,一举跃升为省级战略,成为关乎荆州百年大计的关键所在。

  展开荆州新城的规划图,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在眼前徐徐铺陈开来。南北方向,一条面积约5.2平方公里的中轴线贯穿沙市,宛如城市的脊梁,撑起新城的发展骨架。中轴线南端从荆沙大道一路向北直抵沪蓉高铁,北段布局行政会展服务,南段则以文体商业服务为主,将城市的活力与魅力完美融合,连成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中央活力轴。与中轴线十字交叉的,是呈东西向布局的现代产业带,以都市工业、孵化转化和商务金融为主导,犹如一条经济动脉,为新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养分。

  未来,这里将被打造成“三高地、四中心”,即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现代产业高地以及金融、商务、消费、服务中心,规划建设会展中心、规划展览馆、五星级酒店等,成为推动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努力当好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动力引擎,以及提升中心城区能级品质的主要承载地。

  建设加速

  见证地标新崛起

  城市新中心、江汉新引擎。如今的荆州新城,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处处洋溢着热火朝天的建设氛围。一个个项目正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展现出惊人的发展速度。

  产业孵化中心(东塔)作为新城的重要地标性建筑,总设计高度188米,投资7.5亿元,占地19.64亩,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目前,其地下结构施工即将完成,即将进入地面建筑施工阶段,预计2026年10月底完工。建成后,这里将成为高端商务中心,吸引银行、保险、证券等众多企业入驻,为新城的金融商务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一座新城的未来,从吸引知名上市企业入驻开始。上市企业择址于此,联合荆州品质房企楚天,共同打造可供200位硕博人才居住的青年公寓。高知人群的汇聚,不只是人口的流入,他们带来前沿视野,重塑产业生态;以创新赋能,点燃新城引擎,塑造新城中心。当上市企业落子荆州新城,择址于此的不仅是产业,更是远见。荆州新城,正以人才为笔,写下江汉平原的“智创答案”。

  沿着中轴线一路向北,江汉平原产业交流中心的建设现场同样热火朝天。这座总投资16亿元的项目,宛如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凤凰,寓意荆江潮起、有凤来仪,象征着荆州新城经济的腾飞。其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将建设面积7万平方米的产业交流中心、3万平方米的接待中心以及配套广场、停车场等。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预计2026年10月完工。竣工后,这里将成为荆州新城重要的商务会展中心,填补江汉平原地区缺乏高品质、大规模产业交流会务场所的空白,助力荆州招商引资、产业升级等实现质的飞跃。

  折向东行,是白水滩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总面积约5625亩,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7%,华丽蝶变为一座湿地公园。穿行其中,只见草木繁盛、碧水环绕,宛如一幅美丽的水乡园林风景画,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宝藏打卡地,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生态底色。

  在城市发展史上,建设新城新区一直被视为推动地区经济腾飞的“关键棋子”。数据显示,荆州新城共谋划项目52个,总投资金额约315亿元。在已开工的37个项目中,城市展厅、活力公园、长江大学沙市附属中学、复兴大道塔桥路匝道等项目已顺利完工。荆州新城,这座动能澎湃、生态宜居的未来之城已然清晰可见。

  完善配套

  打造“10分钟生活圈”

  在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完善的配套设施犹如城市的血脉和神经,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也关系着居民的生活品质。荆州新城在规划建设之初,便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致力于打造一个生活便捷、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城区。

  交通方面,按照“九横八纵”的规划构建新城交通路网,17条主次干道路纵横交错,宛如一条条动脉,为新城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目前,津乡大道(绿谷路——二广高速)、明珠大道(荆州中互通至老318国道)、太岳北路(荆襄东、西路)等道路相继完工通车,内接外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便捷的交通不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出行,还加强了新城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为产业发展、人员流动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新城真正融入到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之中。

  公共服务方面,荆州市中心血站、荆州一医北院相继落址荆州新城,为新城居民,包括锣场镇、关沮镇、岑河镇在内的周边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其中,荆州一医北院是集预防、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依托健康管理、康复医学、老年医学、全科医学等方面为特色的长江城市群医疗卫生中心,将为荆州新城发展构建起强有力的医疗保障体系。

  同时,不断完善停车场、充电桩、城市公厕等基础设施,巩固提升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以“医教吸、住房补、公服稳”等一系列举措,吸引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选择在新城安居乐业。

  新城中轴线上,会展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市民之家图书馆、人民公园、五星级酒店等配套循序排布,文、体、商活力中枢触手可及,无论是想感受文化的熏陶、参与体育锻炼,还是体验购物的乐趣,荆州新城打造的“10分钟顶配生活圈”,都能让居民短时间内享受到全方位的优质生活体验。

  同时,荆州新城的产业招商也成果丰硕,目前已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太平洋保险等25家金融机构意向入驻荆州新城金融中心;荆福汽车、恒丰·沙市科技园、诺科生物、金童食品等一大批企业签约入驻;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招引,与一批知名商业企业深度对接,探索创新运营模式,推动项目尽快落地。

  全龄教育

  点亮未来新希望

  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石,更是家庭幸福的源泉。荆州新城在规划建设中,将教育资源的布局置于重要位置,以沙北新区原有教育资源为基础,打造了从学前到中学的全龄段优质教育体系,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目前,荆州新城已建成多所优质学校,为居民提供了坚实的教育保障——

  沙市中学作为湖北省重点中学,以其深厚的办学底蕴、卓越的教学质量闻名遐迩,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成为众多家庭向往的求学胜地;

  沙北实验学校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已在基础教育领域崭露头角,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江大学沙市附属中学依托长江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和成长空间;

  荆州新城实验幼儿园以充满童趣的环境和科学的育儿理念,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摇篮,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启求知之旅。

  根据《沙市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荆州新城教育资源布局将迎来进一步升级。计划新建的荆州新城实验中学和荆州新城实验高中,将有效填补区域内中学教育资源的缺口。荆州新城实验中学将聚焦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按照高标准建设教学楼、实验室、运动场馆等设施,配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行个性化教学模式,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建设的荆州新城实验高中,将致力于提升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特色学科品牌,为学生冲刺理想大学搭建坚实桥梁。

  从“单点建校”转向“全域教育生态优化”,荆州新城的教育资源布局不断完善。这不仅将有效缓解义务教育学位压力,解决区域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将助力城市发展从“沙市老城区”向“新城核心区”平稳过渡,为新城吸引人才、集聚人口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家庭都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教育服务。

  新城之上

  共筑发展新图景

  一年快启动、两年大变样、三年成中心。一系列高标准的规划与重点项目,赋予荆州新城生活更多的色彩与远景,其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在这片投资超315亿元、规划面积达44.7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各类项目建设协同推进,共同推动新城迈向繁荣。作为早期招商引资落地的居住配套项目,楚天·利华一品的建设与发展始终与荆州新城的整体规划同频共振。该项目的推进,完善了新城的居住功能,为新城的产业发展和商业繁荣提供了人口支撑,与产业孵化中心、江汉平原产业交流中心等产业项目相互呼应,与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协同配套,共同构成新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

  在近期召开的土地推荐会上,荆州新城接连释放多块优质地块,如星辰落盘,激活发展热土。当楚天·利华一品这样的标杆项目率先扎根、拔地而起,城市生长的脉搏愈发清晰。荆州新城,正以夯土筑基之姿,打造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新范式。省级战略的宏图伟略,已转化为江汉平原产业交流中心封顶、产业孵化中心加速建设的生动实践,为“荆州新中心、江汉主引擎”的城市目标注入澎湃动能。由此,一座面向未来三十年的城市新中心正拔节而起——以产业为根、以城市为体、以战略为引,书写着江汉平原最具活力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