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娟 张晶晶 通讯员 郭荣铭 施蕾
盛夏的荆楚大地,热浪与干劲交织。
比盛夏更热的,是企业车间里红火的生产场景。美的冰箱“灯塔工厂”里,机械臂翻转腾挪间,一台台高端冰箱鱼贯下线;江瀚新材的数字化中控室里,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实时监控着每一道生产环节;电驱车桥产品被装上货车发往省外客户,“中国车桥第一股”湖北车桥活过来了;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的直缝埋弧焊管飘洋过海,成为沙特某输气项目的“钢铁血脉”……
流水线上的高速运转,奏响荆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最强音”。今年1至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位居全省第二;工业技改投资增幅24.5%,排名全省第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6家,总数达1793家,总量居全省第四。龙头企业引领链式发展,技改创新激活发展潜能,精准服务为企纾困解难,折射出这座城市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迈进的坚定步伐。
产业链“强筋健骨”
7月6日,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沙隆达基地生产的108吨乙酰甲胺磷可溶粒剂农药,在荆州港盐卡港区顺利启运,这是荆州首个大宗农药江海联运“一箱制”外贸出口订单,标志着荆州现代化工企业“破浪出海”抢占国际市场迈出重要一步。
今年以来,荆州深度对接融入全省“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主导产业,着力打造“23515”现代产业体系,明确推动智能装备和农产品加工2个两千亿能级支柱产业,现代化工、新型建材、新能源新材料3个千亿能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医药健康、光电子信息、循环经济、低空经济5个五百亿能级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推进15条重点产业链。
产业链图谱清晰,龙头企业强势发力,锻造产业“筋骨”。
美的“空冰洗”带动124家配套企业发展壮大,智能家电产业形成了从一颗螺丝钉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合计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超过1.3个百分点;华鲁恒升、云图新能源材料、史丹利宜化新材料三家企业持续发力,贡献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约2.1个百分点;以红叶针织为龙头的350多家婴童装企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采购、织布、染色、裁剪、印花到成衣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婴童装产业,创造了全国婴童装销量“八分之一”的产业奇迹……
聚焦产业链发展,扩大供需对接。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企业参加省新能源汽车“双百跃升”活动、“长江车百链”供需对接会,赴上海纺联春季联展对外展示荆州纺织产业发展成绩,积极承办全省产业链对接活动,以本地为中心串联起周边地区。
“我们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上下游产品、增速、产值规模、所属产业链进行全面摸底,对近两年全市各细分行业成长情况进行比对分析,牵头起草了《荆州市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行动方案(2025-2035年)》。”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27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2110家;到2030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迈上6000亿元台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600家;到2035年,具有荆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智改数转添动力
上半年,全市新增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达16个,累计数、新增数均居全省第2;工业技改投资以24.5%的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实施技改项目299个。(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