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裴艳 李桃
今年来,市农业环保和生态能源服务中心围绕市农业农村局“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引导干部跳出机关大院、扎根田间地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能力跃升,书写了干部素质提升的生动答卷。
从“办公室坐班”到“田埂上办公”,筑牢服务根基。针对地膜污染治理难题,市农业环保和生态能源服务中心组建专班逐户走访120余家种植主体,在春耕一线精准发放175吨地膜并现场教学回收技巧,截至目前已完成190余吨地膜回收处置,效率较往年提升40%。5月,该中心接到徐家铺社区反映沟渠存在福寿螺卵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联合属地当天完成勘查清除,群众满意度达100%。如今,“田间地头问需求、现场办公解难题”已成为工作常态。
从“遇困绕道”到“破局开路”,锤炼担当硬功。面对秸秆产业化主体分散、资源零散的瓶颈,市农业环保和生态能源服务中心创新“三级网格+半径控制”模式:纵向构建市、镇、村三级网格,压实责任;横向跨镇协作整合13家市场主体,串联成收集、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目前秸秆利用率提升至85%,较去年提高20个百分点。干部面对难题时,主动协调行动增多,被动应付推诿减少,“钉钉子”精神成为攻坚克难“标配”。
从“经验办事”到“创新破局”,提升引领能力。在秸秆综合利用中,市农业环保和生态能源服务中心干部跳出“简单还田”传统思路,对接高校开展草谷比监测,以精准数据替代“拍脑袋”决策;针对秸秆附加值低问题,引导企业升级揉丝生产线,将秸秆转化为每吨价值500元的优质饲料,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用数据说话、靠科技增效、借市场发力”成为推动工作新路径,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智慧动能”。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让系统内更多干部在乡村振兴战场练就真本领,用实干实绩书写“三农”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