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4版:石首新闻 PDF版下载

版面: 石首新闻

强村富民促振兴

——石首市3个村(社区)党组织入选荆州市级“好支部”事迹撷英


  □ 通讯员 曾晶 李玲星 蔡谦 刘佩娟

  近日,荆州市委组织部选树了一批荆州市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好支部”,石首市大垸镇和丰村党总支、高陵镇晏家巷村党总支、笔架山街道建北社区党委光荣入选。这3个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的先锋作用,带领一方群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社区治理的发展路径,为石首“加快县域崛起、建功支点建设”展现了示范引领效应。

  大垸镇和丰村党总支

  将支部建在产业链

  大垸镇和丰村党总支近年利用土地流转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致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8万元提高到2024年的2.1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21年的10.6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76.49万元。

  和丰村党总支坚持“红色阵地+绿色产业”双轮驱动,高标准建成占地1.3万余平方米的石公华县委遗址纪念公园,强化党员群众教育阵地功能,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创新“村社合一”发展模式,集约土地1500亩,建成412个钢架大棚,成功引入市场主体进行瓜蔬规模化种植。依托宏丰合作社,构建产供销全产业链;创新建立“党员+种植能手+群众+脱贫户”多元结对帮扶机制,推行“劳动工资+红利”收益分配模式,展现了“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项目上”的生动实践。

  高陵镇晏家巷村党总支

  以“三驾马车”驱动乡村振兴

  高陵镇晏家巷村党总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点,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万元提高到2024年的2.3万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从2021年的27.3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84.35万元。

  晏家巷村党总支以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创新治理“三驾马车”驱动乡村振兴,村级建立“党支部—村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架构,98名党员干部下沉到村组,动员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整治、生活环境美化行动,破旧小村庄蝶变“快乐幸福家”;建成2000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创新“鸭蛙稻+虾稻连作+特色蔬菜”多元种养模式,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连续3年突破100万元大关,带动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以平安乡村建设为路径,构建“网格+联户”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组长、中心户等作用,实现了重大信访、安全事故“双零”目标。

  笔架山街道建北社区党委

  网格“啄木鸟”激活基层治理

  笔架山街道建北社区党委近年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搭建网格“啄木鸟”党建智慧平台,广泛发动新就业群体、热心群众、党员志愿者等加入网格“啄木鸟”队伍,探索打造“红色蜂巢在身边、网格‘啄木鸟’在路上”新模式,绘就基层治理美丽新画卷。

  建北社区党委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织密治理网格体系,发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打造基层善治“聚能环”。聚焦基层治理困境,搭建网格“啄木鸟”党建智慧平台,引导激励610名快递员和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827名热心群众、8000余名下沉党员干部参与基层治理,解决下水道堵塞、路面塌陷等问题376个;组织44名楼栋党小组长、150名楼栋长、317名党员中心户收集社情民意120余件,化解纠纷矛盾90余次;构建“三议”机制,推行小区“微议事”站和学习微站,划分微网格,组织网格长组织召开总结评议会,对辖区内民生项目全面公开,收集居民诉求55条,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小区治理积极性。

© 荆州日报
ICP备:鄂ICP备05002887号 鄂新网备0402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