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刘洁特约记者潘健兴通讯员李辛迎 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一样都是腰椎退变性的疾病,经常被人们混淆,其实这两种病有很多的不同。荆州二医骨二科主任、医学硕士、脊柱微创专家郑汉江主任医师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髓核突出造成的炎性反应,只要通过治疗,待炎症消退后症状就会缓解。而腰椎管狭窄是由椎管狭窄造成椎管内压力增高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多少会伴随一些因不稳定因素引发的症状,因此,通过腰背肌锻炼增加腰椎稳定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进展。 同时,这两种症状的好发时间也不尽相同。腰椎管狭窄的好发年龄为50岁以上,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为20-40岁的年轻人。郑汉江还介绍,腰椎管狭窄患者静息状态下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长时间走路或站立就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或者无力,这时如果蹲下、坐下、或者躺一会儿,症状就会减轻或消失,又可以继续行走一段距离,而后再次出现疼痛,如此反复,医学上称之为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发病机制不同。”郑汉江说,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退变性滑脱等因素导致腰椎中央椎管、外侧椎管或神经孔直径减小,当长时间行走、站立时,椎管内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回流不畅,神经根缺血从而产生疼痛。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是由于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外露导致的一系列炎性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