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黄思明琳玲特约记者肖晓波 郭兵荣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42岁的生命本应如日中天,可他却一下子迸发了所有的光芒,瞬间熄灭。 11月8日深夜,荆州区郢城镇凤鸣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郭兵在接回隔离期满人员途中,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爱他和他深爱的社区、居民。 噩耗传来,人们不愿相信,这位获得2020年“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的社区书记,这位为群众利益奔走呼吁的市人大代表,这位满脸阳光、总是冲锋在一线、活在群众身边的“荆州楷模”真的走了。 11月12日,是郭兵出殡的日子。初冬清晨,露重风寒,荆州市殡仪馆里哀乐低旋,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凤鸣社区居民赶了十几公里的路,戴着小白花,含泪送别郭兵。 郭兵是凤鸣社区第一任书记。这位无编制、无房产、无存款的“三无”书记,却在全市首创社区“四会制度”、率先推出社区个性化采购服务、红色物业服务三方工作法、“有事好商量”议事品牌;先后荣获“湖北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湖北省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荆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荆州楷模”等称号,赢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赞誉。 42年的生命,20多年扎根社区。他如一团忘我燃烧的火焰,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写在基层,把毕生的能量全部奉献给了社区这片热土,成为群众心中高高飘扬的旗帜。 冲上去,像钉子一样坚守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阻击战在荆楚大地打响。 凤鸣社区在荆州区荆北新区,属地内有荆州市重要的交通枢纽——荆州火车站、荆州客运枢纽站、荆州公交总公司,是疫情防控重点区域、荆州“北大门”。社区防疫,尤其是封闭管理期间,社区3个居民小区、846户2674名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和服务,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时,郭兵站出来了。 他申请加入郢城镇防疫指挥部交通专班,主动参加荆州火车站24小时轮班值守,分担中高风险区来(返)荆人员转运工作;并成立社区防疫专班,带着下沉党员、社区工作和志愿者在社区奔忙。 一套洗漱用品、一张行军床,郭兵把家搬到了办公室。 2月2日,凤鸣社区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二话不说背起消杀桶,进入封闭楼栋进行逐层消杀,让恐慌的居民吃下了“定心丸”。 狂风骤雨的夜晚,空无一人的街头,郭兵身着防护服,骑着电动车,跑遍大街小巷采购降压药、大米、牛奶、鸡蛋等物品,然后挨家挨户送到居民手中。 战斗在防疫一线的日子里,郭兵20多天没回家。他带着社区“两委”,排查社区返乡人员365人、赴汉返荆人员22人、密接1人;调度协调社区各物业服务公司,24小时轮岗劝阻小区居民、外来人员、车辆进出;调动社会资源为居民免费提供84消毒液、医用酒精近300瓶,医用防护口罩2500只,蔬菜2.7吨;在全市率先推行居民物资“个性化点单、精细化采购、配送到户”服务,为荆州站“北大门”第一道关口筑起了一道坚强防线。 2020年9月,郭兵获评“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他说,这是党和群众给他的荣誉,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唯有奋发,方不辜负。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疫情防控常态化。 刚刚完成扩面核酸检测工作,急促的电话声又响起:荆州火车站有100余名密接人员需要紧急转运至隔离点。郭兵二话没说,穿好防护服,开车前往火车站,在近40度的高温天气下,一趟趟来回。防护服脱下时,他浑身热气直冒,双手满是皱褶,脸上都是勒痕…… 从晚上11点30分到第二天早上6点,从凌晨1点到凌晨4点,连续3天,郭兵累计工作68个小时。他喉咙嘶哑,血糖值飙高,体重暴瘦5公斤,但依然坚定道:“只要组织需要,居民需要,无论多难,我都会冲上去,像钉子一样坚守。” 巧治理,新社区成美好生活“样本” 成立于2017年8月的凤鸣社区,是一个以新建住宅小区为主的新型社区。2017年,郭兵成为社区第一任党委书记。 “无微不至体察民情、尽职尽责关爱百姓。”凤鸣社区居委会墙上的锦旗,是2021年底,北辰天街小区居民送给郭兵的。 入住后,北辰天街小区175户居民的不动产证无法办理,物业管理长期处于黑榜,甚至电梯都无法运行。 获知情况的郭兵,开始为居民的办证问题东奔西跑。这是一个商住一体化的小区,居民楼下层是酒店。他先找到酒店管理公司,将电梯运行起来,又一次次到市住建等部门反应问题,还邀请部门到社区深度调研,召开座谈协商会议,并向市信访部门提交《关于尽快解决北辰天街小区办理房产证及物业管理问题的建议》。 2021年底,小区居民的不动产证办下来了,郭兵又为小区引进了一家新的物业公司。 看着面貌一新的小区,居民唐敦琼感叹道:“有郭书记在,我们小区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为天辰小区奔走呼喊的日子里,郭兵也在为这个从“零”开始的社区探索着共同缔造的妙方。 他把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市区镇三级相关职能部门,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商和社区居民代表聚合起来,搭建居民议事会、民主协商会、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这4个协商议事平台。2017年,凤鸣社区在全市首创“四会制度”,民生大小事有了民主协商平台。 2019年,郭兵整合了居民、物业、社区三方力量,创建“物业服务三方协商”工作法,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充分讨论物业管理等事务,激发居民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参与意识。社区和物业对居民所反映问题积极解决,有效缓和了三方关系,小区停车位等争执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 他还搭建起“有事好商量”——社区治理、商圈发展、社情民意、党群对话4大平台,让社区“协商在一线”从“书面”落到“地面”。 新小区里,装修、搬家是大家共同的烦恼。郭兵将居民诉求进行整合,从居委会和物业公司抽调骨干人员,组建便民服务组、工程服务组、爱心服务组、社区服务组等4个物业服务组,为居民提供重物搬运、管道疏通、家电组装、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 郭兵的治理之道,让从“零”开始的凤鸣小区,成了远近闻名的“香饽饽”。 2022年荆州市“两会”上,作为人大代表,他提出了在荆北新区新建大型智慧化、现代化农贸市场的建议,意欲为新商业小区居民解决买菜难问题。 他走了,留下永恒的光芒 整理父亲郭兵的遗物时,儿子郭典臻流下心酸的眼泪。 配着蓝色领带的黑西装,是父亲衣柜里唯一像样的衣服,还是2020年9月郭兵上北京领奖时,爷爷郭开炎“挤”出退休工资资助的。 父亲的存折上,存款余额是零。基层工作多年的郭兵没有编制,工资不高。家境拮据的他们,有时甚至要靠姑妈补贴,直到近两年才略有好转。一家人住的房子,是姑妈去外地工作后,“借”给他们住的。 清贫的父亲,是他一生的骄傲。郭兵出殡这天,郭典臻说:“他是我眼中最伟大的父亲,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什么是郭典臻眼里最宝贵的财富?是郭兵抽屉里,两枚闪闪发亮的徽章,一枚是党徽,一枚是“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奖章;是从居民和长辈口中听来的父亲的故事:顾不上自己吃饭也要把饭菜送到孤寡老人床前,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社区群众垫付医疗费,骑行十几公里为居民买药;是居民给父亲挽联上写下的心里话:“一心为居民,夙夜在工作”“我们的好书记”“我们舍不得你”…… “群众呼唤,就是他前进的方向!”出殡的那天,市委党校校委候礼文说,党校和社区联点共建的3年里,他从没看到郭兵按点吃过饭。“只要电话响了,或是群众找他,他啃两口饼干,吃两口泡面就赶过去了。” 社区墙上,悬挂着郭兵的照片,上面贴着“初心”二字。 什么是郭兵的初心?是他16年前在入党申请书里写下的誓言:“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我的基本原则。”也是他在微信上的签名:“一直在路上,无畏多久,是一种态度。” 在郭兵走的这些日子里,社区工作牌上依然显示“在岗”。小区的居民们还会在居委会张望,看看郭兵工作的地方,脑海中又浮现出一幕幕熟悉的场景:那个黝黑、敦厚的郭书记一路走来,笑呵呵地和大家打招呼,“都吃饭了,下来散步呢!”“别忘了抽时间去做个核酸”…… 他走了,又好像没走,他永远活在大家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