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1版:01

禁捕之后,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

  □本报评论员曹歌

  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浩荡长江将暂时告别橹声帆影,进入休养生息。漫漫十年禁渔路由此开启,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拥有483千米长江岸线的荆州,是湖北省禁捕工作成败的关键。守土有责、未雨绸缪,荆州在半年前就有条不紊实施了禁捕,并取得了鱼类资源和水质双提升的实效。然而,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禁捕期,注定不会“风平浪静”,而是“暗流汹涌”,禁捕与偷渔的“猫鼠游戏”会不断上演,因此,必须要有备无患,扎紧防范的“篱笆墙”,积蓄“持久战”的“武器库”,严防死守,和不守规矩觊觎江鱼者斗智斗勇,才能早日恢复一江碧流、鱼翔浅底的荆江风姿。

  利益的驱使,必然导致不法者铤而走险,要保证十年禁捕,必须警钟长鸣,加大力度、运用各种科技手段、构筑立体防控网络,减少盲区死角,对于偷捕者从快从严惩处打击,形成震慑,让其“不敢捕、不能捕”,斩断“偷捕之手”。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严格落实十年禁捕,还要从“需求端”入手。要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引导人们主动拒食江鲜,只有管住舌尖上的需求,从源头做到终端禁食,才能杜绝非法捕捞。如果全社会形成“市场不卖、餐馆不售”的局面,将有效倒逼“水上不捕、湖里不捞”。要打击非法交易和非法捕捞,推动长江野生江鲜全面禁售禁食,用“长牙齿”的办法和钉钉子的精神,让销售长江江鲜的餐馆店铺没有立足之地。

  当捕捞不再成为江鱼面临的主要威胁,改善荆江生态仍有诸多可为空间。禁渔的同时,对于荆江流域的污染等,同样需要法律法规来保护。荆州不仅要做好“禁捕”文章,还要谱写“生态”新歌,要在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保护、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保护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多方面结合,才有望让长江生态得到恢复,实现江澈鱼丰。

  十年,对于奔流不息的长江来说不过弹指一瞬,但用好接下来的十年,也许可以换来长江的新生。而这份来之不易的新生,需要你我共同努力,长久守护。十年可期,那时的荆江之美,不仅美在楼高街长、经济发达、人民富足,更是美在两岸翠绿,鸥飞鱼跃,天蓝江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