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5版:“两会”特别报道·解读

深入推进“四区并建”,努力实现石首全面振兴,建设长江经济带明星城市
石首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敏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②

  “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成果丰硕

  “十三五”时期,是石首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实干五年,最催人奋进的是: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是“十二五”时期的1.54倍;固定资产投资是1.4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1.32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1.4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55倍。五年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9:36.3:44.7。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87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5个,完成工业投资32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实现农业总产值351亿元。完成旅游投资15亿元,接待游客352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2.5亿元,增长

  19.7%。

  实干五年,最令人振奋的是:交通建设取得历史突破。石首长江公路大桥、浩吉铁路石首段建成通车,“大桥梦”“铁路梦”百年梦圆。石首通用机场完成选址报批,即将启动建设。枣石高速建成通车。五年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89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28倍,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697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79.8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945公里,完成安防工程1185公里、农村危桥改造49座,“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评分位居全省第

  一。

  实干五年,最引人瞩目的是:城市面貌演绎美丽蝶变。“五城同创”捷报频传,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公示结束。绣林大桥建成通车。山底湖公园一期、蔡家潭公园、廖家渊公园建成开放。建设街头小游园20个。高标准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5个、棚户区改造8035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14座,新建公共停车场26个。累计投入7.05亿元,基本消除低电压现象,全市供电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区PM10、PM2.5平均浓度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12%、16%,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37%。

  实干五年,最受人关注的是:生态保护绘就绿色家园。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累计投入29亿元,关闭沿江砂石码头39处,拆除沿江违章建筑64处,恢复岸线10.9千米,复绿839亩,拆坝还湖3833亩,706名渔民退捕上岸。40天打赢了黄莲湖收湖突围战,44个湖泊实现人放天养、清水养殖。深入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改造农户无害化厕所28096户,新建改造城乡公厕240座;城东、城南污水处理厂建成达标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试运行,无害化卫生填埋场顺利开工,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邻避效应”经典案例;累计投入13.9亿元,完成造林绿化46.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8.6%,李花山、过脉岭、小河口、罗家台等4个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

  实干五年,最让人欣慰的是:人民生活展现幸福图景。统筹各类资金23.9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41个贫困村、14497户42603人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1%、37.2%。石首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湖北省工业自动化技师学院。累计投入10.3亿元,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改扩建中小学38所。高陵小学、文华小学、实验中学建成开学。市中医医院整体搬迁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二期、“两院两中心”项目进展顺利。成功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亮点纷呈。新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105个,改扩建51个。财政民生性支出比例达80%。“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五年来,中国欠发达地区绿色发展及其全球性含义国际研讨会、全国省市级体育设施行业协会年度峰会、全省长江两岸绿化造林工作推进会、全省水稻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获得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色防控示范县、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国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先进示范县、全国信访三无县市、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市、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十四五”规划蓝图宏伟目标可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时期,也是石首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后发赶超的关键五年。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亲临石首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对标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和荆州“一个中心城市、五个示范区”建设发展路径,以“三个城市”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四策并举”“四区并建”,努力实现石首全面振兴,建设长江经济带明星城市。

  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综合实力实现新突破。经济总量规模明显壮大,工业兴市地位进一步凸显。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不断提升。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镇化率逐年攀升,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公铁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基本建成,辐射鄂南湘北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取得新进步。国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长江大保护成果得到巩固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高质量就业更加充分,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均衡,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市域治理得到新提升。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持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是:

  坚持党建引领,加快打造新时代基层担当作为模范区。落实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深刻领会新阶段、新特征、新矛盾、新挑战提出的新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石首担当。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打造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对接落实省市区域发展布局,推进江汉平原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牢固树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理念,大力开展工业发展大比拼行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突出发展文化旅游、现代商贸、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

  坚持绿色发展,加快打造荆江生态保护示范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新路径,构筑“一洲四廊五片多点”生态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极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区域协调,加快打造湘鄂融合发展样板区。认真落实湖北省关于“推进省际毗邻地区交流合作”的要求,发挥石首位于国家能源战略运输通道和长江黄金水道汇合点的独特区位优势,加强与毗邻县市经贸物流合作,促进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互联共享,大力发展集装箱物流,建成“湘鄂边大数据+智慧物流”系统,构建鄂南湘北重要物流枢纽。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