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7版:荆州论坛

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助推“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

  □李玉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我们要认真学习“四史”,从“四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四史”中认识发展规律,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历史;新中国史书写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改革开放史展示了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历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记录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历史。学习“四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应辩证认识、主动作为,更好应对机遇和挑战新的发展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两步走,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我们应尊重把握规律,不能一蹴而就。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从“四史”中汲取思想力量,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历史上我们党和国家面临多次发展的重大抉择,最终都能化危为机、化险为夷,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经济思想重要内容,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作用,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应始终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了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发展不协调已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因素。要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着力解决好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来。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从“四史”中汲取历史经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四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四史”告诉我们,要找准自身历史方位,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立足“两个大局”,《建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而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实现科技自主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牢牢守住安全发展。

  从“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切实提供新发展保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关键都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引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有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始终关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不惧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特别是2020年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制度优势,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善于统筹谋划。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新时代谋划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全党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贯彻落实好五中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干部本领能力。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理想信念和能力教育,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狠抓工作落实。各地应结合实际,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和专项规划,完善规划有效实施机制,推动各项制度落实落地见效。

  (作者系荆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