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接1版)询问后,他就在岳阳通过“跨省通办”窗口办好了驾驶证变更,通过邮递送达证件。“这件事放在以前,我至少要请假1天,荆州岳阳两边跑,一次能不能办好还说不准,现在不用跑,1个小时就办好,确实很方便。”王忠清对荆州岳阳“跨省通办”连连说好。 主动请缨试点“一事联办”等5项改革 省政府想推进“一件事”改革,有些市州认为难度大,不愿意承接先行试点任务。荆州市得知情况后,迅速赴省立下“军令状”:“只要试点放在荆州,一定排除万难完成任务。”最终改革试点落地荆州。因为预判到全省还没出台统一模板,荆州市又自制改革清单,提前半月完成,得到省主管部门高度肯定。 陈道发介绍,“我要开餐馆”“我要开超市”等8个事项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材料申请、一个平台流转、同步审查审批、统一反馈结果,办理时限平均压减26%,申请材料压减10%。以前“我要开餐馆”需提交10份资料、38个工作日、跑5次,现在只需提交7份资料、10个工作日、跑1次,办件结果还可快递送给本人。 在荆州开办企业,全流程1日办结。企业开办涉及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多个部门,以往需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耗时费力。荆州市不断压减材料和时限,专门设立企业开办综合受理窗口,将企业开办所有相关事项纳入窗口受理,实行“一站式”服务,将工商登记、公章刻制备案、发票申领、社保登记、银行开户等五个环节时限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从33个减少至7个。 市政务服务中心还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窗口,解决以往企业跑多个部门、办多个事项、报多份材料的“万里长征”问题,将项目备案、施工许可、联合验收等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受理,同时联合设立水、电、气公共服务窗口,实现与项目报建同步受理。 目前,荆州市主动申请“一事联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等5项改革试点,向省主管部门反馈建设性建议40余条,均被采纳。 服务与监管并重 去年“五一”节前,一个行动不便的中年男子一瘸一拐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志愿服务岗值守人员主动迎上前询问办理什么业务。男子口齿不清,工作人员马上找来纸笔,他写上“通行证”三个字。工作人员确认办理出入境业务后引导他去照相,随后搀扶他到二楼办证大厅,帮助填写申请表格,全程陪同办理完。临走前,他回头对工作人员报以微笑。“这种无声的赞美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陈道发说,对服务对象,他们总是倾尽全力。 荆清水务公司到荆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城南和草市两个5万吨污水处理项目设计审批,因手续不全不能立即受理,项目开工时间会被延期,将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公司负责人简燕林心急如焚,时任发改窗口首席代表骆跃波了解情况后组织专班提出合理化建议,企业补充完善资料,审批合法合规,项目顺利推进。连续3年,荆州市推行刻章、邮寄、复印、图审、代办5项免费,每年为企业和群众降低办事成本约3000万元。 2017年6月,荆州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放管服”改革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聘请上海国信评估院对所有市直部门改革成效进行评估。评估显示,总体服务满意率达99.1%。 荆州市政府还委托国家统计局荆州调查队对所有县市区“一网通办”工作质效进行暗访调查,足迹遍布115个乡镇、1072个村,有效促进改革落地。市政府还实行末位约谈和挂牌督办,对每次考核末位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行政一把手进行约谈,现已约谈13人,挂牌督办18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