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江津笔会

耸立在洋码头上的航标

  “沙市洋码头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征文二等奖作品展示

  □曹鹤松

  漫步沙市洋码头,夜色中的荆江两岸,灯火与满天的繁星交相辉映,构成一幅静谧而迷人的荆江夜景。在两岸飘渺闪烁的灯火中,有一种红色灯光分外耀眼,像燃烧的火焰熠熠生辉,即使在狂风暴雨之夜也不曾熄灭,它就是荆江上的航标灯。

  据史料记载,光绪二十七年,在汉口以上的金口礁设置了航标,这是长江中游设置的第一座航标。沙市开埠后,航标灯也就成了沙市洋码头的标配,为来往船只指明航向。

  长江航标由来已久。古代航船,一般沿岸航行,但要以有明显特征的岸边或岸上参照物如:山崖、峭壁、巨石、大树、大型建筑物及岛屿等天然物体作记忆,即我们现在常说的陆标或自然航标。

  崆舲峡江水中巨大礁石上的“对我来”三字,便是古人为指示船只安全航行而刻的,只要直冲过去,即可避开危险。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人们又在忠县折桅子滩悬崖上刻了“对我来”三字,给过往船只导航。类似的安全导航在黄河上也出现过,三门峡也有一处“照我来”石刻。

  “对我来”就是一种石刻航标,古代还有浮舟航标、岸桩航标。在唐代,人们在危险滩头往往树立旗杆,提醒过往船只。唐代诗人白居易《入峡次巴东》诗中所谓“两岸红旗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说的就是这回事。“数声鼓”是一种开船信号,唐孙光宪《北梦琐言》中称之为:“才鼓行桡,长揖而别。”

  据史料记载,长江下游古代最早出现的航标是在1311年,它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太仓市刘家港。元、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水稻生产丰富,为了使漕粮及时运抵京师,先后在太湖流域的吴淞江、娄江、东江建立了靠海的漕运基地。公元1311年12月,元政府为尽快适应海运的需要,确保刘家港船的安全航行,根据船民苏显的建议,在刘家港西岸沙嘴处设木船两只,船上竖立标旗,标志航道位置,指挥过往船舶绕过浅滩通行。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道光时期)。清政府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1855年底,被英国人控制的上海海关从外国购置“柯普爵士号”灯船一艘。主要是引导海船进入长江。灯船上装有远程灯器及雾警设备,船身为红色,标有“钢沙灯箱”英文字样,有专人看守。看守人若发现船舶误入险道,立马放一炮并升旗告之。若遭遇大雾天气,则每10秒钟吹螺号一次,告诫过往船舶注意迷雾以保安全。这是长江上最早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航标了。

  提起航标灯,在长江航道部门流传着这样一首谚语:“40年代不见灯,50年代煤油灯,60年代电气年代电子灯,80年代太阳能灯。”它说明了小小航标灯经历了“四级跳”,即:煤油航标灯、乙炔气航标灯、电动闪光仪航标灯、半导体航标灯。光源上也由当初的煤油、乙炔气,再改造为电能、太阳能。1959年国庆期间,长江航标灯的光源,逐渐换上了乙炔气,干电池或蓄电池。1965年,研制成功半导体闪光。1972年整个长江航道实现航标电气化,整整用了14年时间。1975年,南通狼山附近的龙爪岩又安装了长江第一座太阳能航标灯。

  说起太阳能航标灯,这里还有一个励志的故事。

  一位普通的航道仪修理工,多年潜心钻研航标灯节能技术,成功发明了长江航道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型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被誉为“航标灯王”,他就是长江航道局洪湖航道处的郑启湘。

  从1973年到2017年,郑启湘在航标灯领域完成了40多项技术革新,其中11项获国家专利,11项获国家优秀奖。他研制出的新型HD系列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仅5年免维护一项,每盏灯就可节约成本3.5万元,如果长江上的5500座航标灯全部使用,那节约的费用每年就可达上千万元。

  长江航标曾经历了1956年、1987年两次航标制式改革。然而,2003年5月1日至6月3日,根据交通部批准的长江南京至浏河口段航标建设工程,却是一项在我国内河航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要工程。这次长江干线航标建设一期工程设标351座,包括浮标318座,岸标33座。比原先新建浮标165座、岸标20座,并对部分航标进行了改造、调整。2010年至2020年,研制开发并应用直径为3000毫米的防撞浮鼓,全面实现太阳能电源和自动化、智能化灯器;发展无线电航标和音响航标,形成综合导航体系

  改革开放40年,长江航标灯完成了从电子航标灯——太阳能航标灯——太阳能一体化航标灯的“巨变”,航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层出不穷。通过提升航标功能、改善视觉效果、规范航标作业、优化航标配布,整体提高航标的助航效能,增强航标的安全性、可靠性,长江航标在白天更醒目、晚上更明亮,“擦亮行轮的眼睛”。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