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安雄 容城,因古为楚容城而得名,作为县治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早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监利容城就是红军、新四军和解放军的根据地,又是湘鄂西中央特委的住址。湘鄂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监利容城召开,监利县第一个党小组在容城黄公垸成立,监利容城人陈步云任组长。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牺牲在监利和容城地区的革命先烈就有54800人,已查清登记造册的烈士有6677人。由此可见,监利和容城地区即是一块被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红色土地。 1949年5月,成立监利县人民政府,当年7月,县政府驻地从周老嘴迁至容城镇,从此,监利县政府驻地一直沿袭至今。2020年监利县撤县建市,容城镇成为市人民政府首府。 回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容城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小型县城,人口约4000人,城区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共有茶庵街、顺城街、后街、北正街、衙前街等5条小街,全长不过1公里。街面多数为石板路,少数为土路,遇到雨天,泥淋路滑,行走艰难。街上铺面经营南货、匹头、花行、饭馆、茶馆、小吃等行业,匪徒横行,生意萧条。当时,较有名气的资本家有孙记花行,贺仁和匹头铺,周于华南货店,汪玉太百货店。此外,开明人士杨友祥办有发电厂、机械厂。从住房来看,全镇大多数为二、三间一进的砖瓦平房和少数茅舍。最大的住宅是地方劣绅刘昆璧的三层砖木结构楼房,楼顶可以远眺长江和江南连绵起伏的山丘,号称“望江楼”。在古建筑方面,有茶庵庙、五显庙、天府庙、罗汉寺以及刘家祠堂、夏家祠堂和裴家祠堂,庙宇和祠堂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庄重典雅,不失明、清建筑风格。东、西、南、北城门,仅有北门城楼保留着残垣断壁。可惜的是,以上庙宇祠堂和城门,在“文革”破“四旧”狂热运动中惨遭劫难,毁于一旦。市面上,除了来往赶集和交易的人们,再就是沿门讨饭的乞丐和叫花子班。每逢婚丧嫁娶之日,叫花子班都要光顾,毫不客气地入席就座,白吃白喝之后还要给赏钱,户主丝毫不敢怠慢、得罪,否则,让你难堪。日伪时期,在顺城街宝合门开有妓院,一些难以生存的民女被迫卖身,为家人求得温饱。妓女们受尽蹂躏和歧视,忍辱负重,怨恨交加,非人的遭遇构成一页惨无人道的血泪史。 1949年容城解放,人民重见天日。党和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清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将劣绅、恶霸刘昆璧从南京抓捕归案,经群众大会公审之后就地处决。贫苦市民翻身做主人,自告奋勇站出来打土豪,斗地主,分得地主和不法资本家的土地和财产,生活有了保障。通过工商业改造,成立公私合营企业,走合作化道路,将一批资本家改造成为新人,共同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正当“大跃进”潮流风起云涌时,老天降下大灾,全国发生百年未遇的干旱,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农业造成极大损失,粮食大幅减产、绝收,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威胁。在三年困难时期,容城人民咬紧牙关,勒紧裤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齐心协力,战天斗地,共渡难关,终于挺过来了,没有饿死人,没有人出门乞讨,没有兄弟阋墙、家庭分离,反而更团结、更齐心,表现了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精神、高尚的品质和共产主义风格,无愧为英雄的人民。后来,经过“十年浩劫”的考验和洗礼,容城人民更加坚定了紧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历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通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实行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战略转移,容城人民如鱼得水,如虎添翼,青春焕发,精神振奋,将发展经济,振兴工业作为摆在面前的重要任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先后兴建了造纸厂、毛纺厂、棉纺厂、瓷器厂、造船厂、砖瓦厂以及粮油加工等10多家企业,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成立了全县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湖北华力纸业有限公司,1995年,完成销售收入6362万元,实现利税1096万元,成为全县工业企业的排头兵。工业的兴起,带动了城镇建设。短短几年时间,改造扩宽了民主路、红军路和容城大道,扩宽、刷黑了江城路,整治疏通了后河,并砌石护坡,建立两岸栈道,驾起群建桥等三座桥梁,改造加宽了跃进桥,翻修了西门渊进水闸。与此同时,兴建了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长途汽车站、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贺龙广场、“三王”书法碑廊等公益文化设施。在教育方面,兴办了玉沙小学和长江中学,扩建了县一中,建起了教育局大楼,引进、建成和完善了全国人大代表王玉芬领军的翔宇教育集团,为培养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监利县一中和翔宇教育集团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北大和清华,为监利争得了一分荣耀。可以自豪地说,振兴经济,教育是基础,这一理论在监利容城得到实践和验证。 在衣食住行层面,市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和改善。现已建成百晟首府、书香四季城、滨江未来城、中央花园、银湖城、忆美等6个住宅小区,上万户市民从低矮陈旧的平房搬进了楼房和电梯房。小区内绿化标准化,清洁常态化,娱乐多样化,管理规范化,超市、药店、幼儿院、游乐场、党员群众活动中心以及车库等设施应有尽有,让人们争先恐后入住。提到出行,更是现代化,便捷化。小车入户比比皆是,工作人员开车上班,接送子女上学,驾车携带家人游山玩水,观光览胜,享受天伦之乐。 星移斗转,日月轮回,到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代,容城更是插上腾飞的翅膀,向着高、精、尖目标发展,向着更新更好更美的生活迈进,在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看工业园区。位于容城东郊的工业园区,总面积34.5平方公里,以“五横四纵”的道路框架,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工业发展蓝图。2020年,签约引进工业项目49个,协议引进资金218亿元。其中多数项目已建成投产。例如:南桂铝业集团,董事长彭小龙,投资建设10000亩华中生态铝示范产业园。其次,一半天制药集团,董事长苏鸣投资5亿元,兴建抗肿瘤及创新药多腔袋生产车间、原药生产基地医药健康园项目,苏鸣表示,力争在未来三年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创利税5000万元,实现政企双赢。再是湖北绿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面积85.64亩,一期工程投资近20亿元,是一座集标准化、可视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先进型工厂。主要生产绿瘦减肥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保健品。目前,智能化工厂已正式投产,目标直指10亿元。来到工业园区,映入眼帘的是,厂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整齐干净,绿化如带,花卉飘香,空中没有烟雾,地面没有扬尘。走进车间,很少看到工人,生产都是现代化流水作业,凭电脑等高科技操作,实行电商交易,快递送货,大大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约了时间。纵观全貌,所谓工业园,实为科技园,此乃容城一大亮丽景观,让人留连忘返。 再看城镇建设,更是使人耳目一新。截至目前,在城区共建有茶庵、玉沙、章华、建设、发展、华容、左环等10多条宽敞明亮、林荫夹道的马路,街道两旁高楼如林,路上小车如织,人面桃花,笑容绽放。为了市民出行方便,在以上诸条大道上开通了市内翔宇、未来城、半路堤、火把堤、长江中学、工业园区、刘八台等8条公共交通线路。公交车停靠站台,老年人免费乘车,一般人打卡入座,上下有序,由此进入交通管理城市化行列。 漫步容城,走马观花,来到建成不久的滨江公园,但见森林遮日,古木参天,游人徜徉在林海之中,散步在花径之上。情侣并肩,老人休闲,静坐垂钓,席地博弈,好一派依堤伴水的滨江风光。走进刚竣工的林长河湿地公园,喜看城区闹市独一无二的长轴带状公园,一水横贯东西,缓缓穿城而过,长廊卧波,垂柳拂岸,栈道婉转,曲径通幽,亭阁耸翠,锦鳞翔底,引来众多游客观光览胜,叹为生态之美! 回首过去,喜看当前,容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容城镇有人口近20万,总面积115平方公里,下属15个社区,17个行政村,成为中等发达城市。容城人民正以矫健豪迈的步伐,向着“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国家环保城、国家园林城、全国双拥城”五城挺进。不久的将来,容城将成为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长江中游,闪耀在荆楚大地,熠熠生辉,放射霞光! ,天翻地覆换新装。春满都市笑满楼,和谐盛世享安康。万众拥抱新时代,幸福不忘共产党。城镇美丽生态化,齐奔小康铸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