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5版:副刊·理论

奉献余热二十载滋润校园育春苗

  □监利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

  监利市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以下称宣讲团),二十年来,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走进校园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义务宣讲380多场,听课学生20多万人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进校园宣讲的灵魂。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宣讲团常年坚持政治学习,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二是紧扣主旋律,选准好主题。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根据上级关工委有关文件要求,宣讲团坚持一年确定一个宣讲主题。近几年分别开展了老少共筑中国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和我的祖国、弘扬抗疫精神、厚植爱国情怀等进校园宣讲活动。三是做好结合文章,创新宣讲方式。宣讲团坚持把宣讲内容与党史国史教育相结合,与湘鄂西苏区红色文化相结合,与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讲英雄模范故事和举学生身边事例,教育学生学习英雄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为了提高宣讲质量,宣讲团坚持创新教学方式,备课力求新高度,讲课运用新教法,话语采用新表达,增强了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了学生爱听、学校欢迎的良好效果。

  探索长效运行机制是宣讲团长期坚持的关键。一是依托市委宣传部,把握宣讲导向。凡属重大主题教育的宣讲,都由市关工委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发文件、编资料、办活动。通过市委宣传部指导和把关,有关理论专家参与,宣讲内容更充实,形式更活泼,靶向更精准,特色更鲜明。二是联合市教育局,落实宣讲方案。每年年初,市关工委和市教育局商定年度宣讲主题和活动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市教育局明确专人具体安排、全程联络,把每一次宣讲落实到位。年末,市关工委同市教育局召开会议,总结工作做法,积累工作经验。三是配合中小学校,确保宣讲实效。宣讲团进校园始终做到:在进校时间上,服从学校安排,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在宣讲程序上,开讲前征求学校意见,了解学生情况,加强宣讲针对性;宣讲结束后,及时收集师生意见,不断加以改进。

  建设德艺双馨的五老团队是宣讲团长盛不衰的根本。市关工委高度重视宣讲团队伍建设,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一是按照标准选配人员。坚持按照政治强、人品好、身体硬朗、乐于奉献的标准,选配宣讲团成员。首任团长罗祖武率先垂范,以宣传党的声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为己任,不卸责任,不辞辛苦,不讲条件,不计报酬,进校园不收讲课费、不收礼物、不要学校接送,为宣讲团作出了榜样。二是按优势互补组团。宣讲团成员中有来自教学一线的老教师,有从军多年转业的老战士,有研究党史、党建方面的专家,有管理过国企的老厂长,有从政多年的老干部。整个团队具有知识广、视野宽、经验丰富的优势,确保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层次学生的教育需要。三是及时充实加强。宣讲团成员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变化,有进有退,我们不断充实新鲜血液,先后有30多人参加市“五老”宣讲团,常年坚持活动有10多人。同时,积极发展乡镇管理区五老宣讲团,目前已在分盐、大垸、朱河、汴河等地组建了五老宣讲团,全市有200多人活跃在中小学校讲台上。

  领导重视和社会支持是宣讲活动持续持久的保证。市委市政府对关工委工作特别是宣讲团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一是政治上关心。选派宣讲团成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邀请宣讲团成员出席各类座谈会,推荐成员参加评先表优,许多宣讲团成员分别被评为省、市、县三级优秀共产党员,荣获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和荆州市关工委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五老称号。二是生活上关照。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领导对宣讲团成员进行走访慰问,帮助宣讲团成员的下岗子女解决再就业的问题。三是工作上支持。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宣讲团的大型宣讲活动,帮助落实工作经费,提供现代办公设施和教研条件。四是情感上尊重。对参加宣讲团工作15年以上、因年龄及身体原因离开宣讲岗位的,市关工委召开欢送会,颁发荣誉证书;对宣讲团成员编印青少年思想教育专著给予资金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