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同时,对全市163912户“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情况进行了逐户排查和核验;全市新建、改建乡镇污水处理项目104个,污水处理总规模11.18万吨/日,主次管网总长达1120.72公里。 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乡村振兴渐入佳境。截至目前,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累计建改农村户厕32.26万户、农村公厕1783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9.6%。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1.7%,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6%。全市新建或改扩建旅游通道236条535公里,带动了乡村旅游、餐饮住宿蓬勃发展。将美丽乡村示范村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编集成荆州市假日旅游活动路线,吸引城区市民在此休闲娱乐,实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22535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92%,农村公路密度达到156.3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镇全部通达二级以上公路,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网络。 公铁水空“破瓶颈”,荆州之“路”越来越强。“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公路水路投资653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5倍,居全省第2。新增高速公路里程350公里、达到714公里,是“十二五”时期的2倍,实现县县通高速,除松滋外基本全部通长江大桥。铁路、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制约逐步打破,盐卡、江陵港建成集疏运铁路专用线,重点港区建成疏港一级公路。同时,浩吉铁路开通运营,荆荆高铁开工建设,荆州沙市机场也于1月30日正式通航。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7543公里,其中贫困村农村公路1344公里。建成3110公里“美丽农村路”。县市区全部新设立农村公路管养机构,“路长制”得到推行,“村村通客车”深入实施。共抓长江大保护,实施非法码头整顿、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岸线资源清理整顿“三大专项战役”,关停拆除长江干线码头340处,腾退岸线55公里。公交优先战略深入实施,中心城区公交进场率90%,公交站台500米覆盖率96%,线网密度由2.98增至4.72;城市周边20公里城乡公交化80%以上。新旧运输业态融合发展,开通网络货运许可线上服务认定,依法许可万顺叫车等7家网约车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