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4版:文学副刊

学习党史铭初心奋力书写新篇章

  在《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党的历史,感慨万千而又充满自豪地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

  监利市位于江汉平原南部,南临长江,北依东荆河,襟江带湖,历来为众水汇注之所,素有“水袋子”之称。千百年来,由于江汉洪水及其所挟带的泥沙逐年充垫,监利人民依次择高爽之地修堤围垸,以求生存、发展。然而,洪水无情,又不断冲决堤防,吞噬农田。古往今来,正是人们不断地与水争地和治水兴利,才演绎了监利由水成陆逐步繁荣的历史。

  一是做开拓疆土的监利水利和湖泊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监利人民为了求生存、图发展,发扬“拓荒牛”精神,同洪水灾害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监利设县之初,先民就在云梦泽露出水面的沙丘卜垦殖,开拓疆土,繁衍生息。随着云梦泽的不断淤塞升陆,县域内开始筑堤围垸,与水争地,以致愈增愈多,遍及全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监利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新中国成立后,饱受水患灾害的监利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治水精神,年复一年地坚持水利建设,为监利水利和湖泊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是做甘于奉献的监利水利和湖泊人。70余年来,一代又一代监利水利和湖泊人发扬“孺子牛”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让监利水利和湖泊建设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被动防御到积极兴利、从单一整治到综合治理、从全面治标到深入治本的发展过程。监利水利和湖泊建设的成就和效益是巨大的,对监利经济特别是农业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深远的。防洪、排涝、灌溉三大水利工程体系的有机结合与运用,初步形成了洪水能挡、灌有水源、排有出路的新水系,使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安全有了可靠的保障,为农业旱涝保收创造了条件,对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安全饮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党领导之下监利人民的治水史,也是一座座巍峨矗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

  三是做永远奋发的监利水利和湖泊人。水利和湖泊的建设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发扬“老黄牛”精神,久久为功。当务之际,监利水利和湖泊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雄健的精神”的支撑,保持初心使命、永远奋发进取的朝气锐气。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告诫全党要警惕党员干部中出现的种种“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再次强调要“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全局上下要始终认真贯彻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水利和湖泊人的精气,书写监利水利和湖泊工作的新篇章!

  □监利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书记、局长谭敦斌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