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述贵 展开九米长卷画《朱河古镇图》,令人眼光一亮。建国初的古镇朱河风貌尽收眼底。长长的家乡河,窄窄的石板街,林立的商号铺,古朴的民房屋,以及典故多多的长巷小湾,更有旖旎的自然风光和繁忙的市井人流,历历在目。令人拍案叫绝,惊叹不已,唤起了人们对家乡无限思念和依恋的情怀。 长卷画作者,就是朱河古镇的吴家瑞。吴家瑞现已八十有三,多才多艺,琴棋书画,集报收藏,样样都有建树。退休二十多年,剪纸不停,画笔不歇,创作了很多喜闻乐见、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寄托了吴家瑞的人生理想和艺术追求。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感,为监利市、朱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浓墨重彩地添上一笔。现出版了《快乐剪纸》《魅力剪纸》两本剪纸画册,受到省、市、县民艺领导的表彰和奖励,并多次参加展出,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争相观赏。 对家乡的眷恋,留住乡愁,不忘老根,是我们这代人的家乡情结。吴家瑞久有为家乡人们,为厚重的乡土文化留下忆记的愿景。他深爱家乡,当有人问他,为什么绘制朱河古镇图时?他饱含深情地说:“是家乡长流不息、清澈甘甜的河水滋养了我,是家乡窄长的青石板街陪伴了我长大,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早已融入到我的血脉中,促使我非用画笔把朱河灵动的河水、繁华的街市、来往的商船和以河为生计的农家渔民表现出来。”“而且我的家乡更是一块红色热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经济重镇,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周逸群、段德昌、崔琪在此开展武装革命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尽微薄之力,圆自己的梦,再现古镇风韵。以珍藏桑梓记忆,造福子孙后代。激励他们更爱家乡,发展家乡,美化家乡。” 古镇朱河历史久远,文化灿烂。她东濒洪湖,西忱长江,南通湘粤,北达京汉,特产丰富,人杰地灵,她是监南地区的商贸中心是农副产品集散地,素有“小汉口”“金朱河”美称。用画笔全景式勾画出来,确非易事,何况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古貌早已更新。但吴家瑞却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他以作家彭秋生《商镇·朱河史话》为依据,以《清明上河图》为范本,开始了艰辛而又快乐的作画。读熟古镇,还原历史。吴家瑞在《商镇》一书的启示下,一刻不闲,深寻广找古镇的旧资料、老图片、旧书刊,细读深研。又走村进户找老人了解老街走向,商铺布局,文化风情和名人掌故,并详细作好笔记。同时邀上几位老友,从老人仓(现仓市)步行到鹿苑庵(现下正街),再又折回走到老人仓,边走边看边议:哪家哪铺、长街老巷、过街拱门、祠堂庙宇等都一一印在脑中,记在心里。古镇老街长七里,而吴家瑞准备画十里,直到棋盘。有人疑惑,吴家瑞说:“棋盘原名三盘棋,它与古镇下街水陆相连,商贸频繁,水乡渔民农家促进了小镇的繁荣,应画上一笔。何况还有仙人在此奕下三盘棋的美好典故。更有印记的是,下街与棋盘接壤处有一座‘落篷塔’,是大商号丁仁和老板为保障水上商船运行安全(因此地河湾水急,不易行船),于1894年出资修建的,塔高7层,数十里外的洪湖可一望而知,商船驶近此处,便落篷起桨,以保安全。这等大好事,不值得画下来吗?” 吴家瑞对家乡水土和家乡人民的炽热情感令人感动。集思广益,达到共识。在朱河镇老领导、老促会会长吴建国和彭秋生的组织下,召集了几位老街老市民座谈会,年长的近九十岁,最小的也有七十多了。座谈会上,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就所见所闻,侃侃而谈,既认真又爽朗。八十九岁的朱茂灿说:“绘出朱河古镇图的确不简单。但不能缺少仓市(老人仓)。老话说:上至‘老人仓’,下至‘鹿苑庵’,七里欠三分,没有‘老人仓’是不完整的。‘老人仓’当时也很繁华,也有青石板,还有周家祠堂,清静堂和相公庙,少一不可。”当老人们谈到朱河早于县城办起了电灯照明(小汉口美称原因之一)而津津乐道,对最有朱河特色的七里长街青石板被挖走消逝而扼腕叹息。老人们留恋古镇的乡思乡情乡愁溢于言表,这更激发了吴家瑞作画的决心和信心。 共识统一了,重点确定了:突出数十家大商号,如郑祥记(杂货店)、罗昌记(糟房,碾米)、丁仁和(粮行、匹头、钱庄)、同康大药店……,三所学堂,十八处寺庙和祠堂,三条半巷子(吴家巷、刘家巷、土地巷及祠堂巷),三座半木桥(上街桥、祠堂巷桥、老人仓桥及接龙桥),三块半石板及二处过街拱门等。古语说,与可画竹,胸有成竹。细节做足,下笔有神,吴家瑞要还古镇一个“庐山真面目”。他虽已耄耋,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三个月来,他潜心作画,丹青寄情,闭户作画忘岁月,挥毫寄情绘古镇。待在简陋的“画室”里足不出户,抓紧一切时间描绘,与其他老人悠闲适意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他知道,这是他在找回遗憾,找回未曾做完的梦。再不下力去找,就是终身的遗憾了。连续的工笔细描,眼花手酸也不叫声累,老伴要他注意身体,他说不画完,他吃不香,睡不好。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朱河古镇图》初稿完工,在镇政府机关展示时,轰动工作人员,啧啧称赞。有位年轻人激动地大声叫:“有没有上街谭铁匠的屋子?”吴家瑞深有感触地说:“也许这这种心情,正是我们要留住的乡愁,留住记忆最好的印证”。在大家建议基础上,吴家瑞又不辞辛劳,马不停蹄,一点一滴,一笔一勾,一丝不苟赶绘第二稿,以最好的画稿,感谢家乡人们的期盼和鼓励,这种锲而不舍、顽强的毅力,令人敬佩。 《朱河古镇图》全长9米,宽0.35米,吴家瑞学习《清明上河图》之技艺,用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法“,以吴家巷为中心,两端平行铺开,上至仓市(右边),下达棋盘(左边),将十里长街古镇商业繁华,人文景观和众多市井人物纳于统一的画面中,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出来,丰富而多彩,古朴又古香。全图共五百多人物,二百多商铺(其中标招牌的四十一家),一百七十栋民宿,七十多只家禽,和七、八十只木船,还有七十七株大树。画中的商铺、酒店、酱园、茶馆、点心铺、手工坊、竹木行、当铺、学校、寺庙及抬车的、推船的、赶集的、贩买的、娶亲的,还有石板街、大树、小桥、流水、村舍等有条不紊展示出来,浑然一体,合情合理,真正达到了笔到,意到,神到。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而情趣溢然,真实而客观地反映了古镇的经济、文化、社会、文明之风貌。全图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彰显了吴家瑞对古镇的家国情怀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是一幅难得的极宝贵的艺术珍品。 我们久仪古镇图,心潮起伏,从画中看到了家乡古镇独特的内涵和神韵。回到现实,而又感叹时光的荏苒和如歌的岁月。家乡在发展,在前进,会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系监利市粮食系统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