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三五”以来,我市文艺精品创作成果丰硕。全市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年均创作舞台艺术作品100个以上。特别是荆州首届荆楚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让市、县国有院团文艺创作生产进入快车道,涌现出歌剧《有爱才有家》、汉剧《优孟衣冠》、歌舞剧《沧浪水清》、花鼓戏《虾戏稻香》、楚剧《棚改春潮》、汉剧《老八栋的灯塔》等一批独具荆州特色的精品剧目。歌剧《有爱才有家》入选“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名单,汉剧《优孟衣冠》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文化服务普惠群众 我市文化事业发展一路芬芳。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文化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百姓送文化,全市群众文化服务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服务优质、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逐年提升。 今年3月8日,荆州市群众艺术馆2021年春季公益培训启动。馆内门庭若市、热闹非凡,一天时间,15项课程名额被市民一抢而光。 “开设的所有课程一天就报满,声乐、舞蹈等项目不到2小时就满了。”市群艺馆培训部主任方艺介绍,市群艺馆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和全民艺术普及的重要场所,自2018年起开展“千人公益培训计划”,每年春、秋两季开设全免费、公益性的文化艺术培训班,受到市民热捧。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近年来,我市文化部门不仅为百姓送文化,还到基层“种”文化。 “十三五”以来,我市年均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活动600场以上。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8个、群艺(文化)馆9个、剧场4个、博物馆4个、体育馆8个,改扩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7个,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统筹整合设置村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859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档升级。“一馆一品”“一馆多品”公共服务理念初见成效,全市各级创立并坚持5年以上的活动品牌已超过50个。另外,市图书馆整合社会资源,共建31家市民共享悦读书吧网点,打造了“15分钟阅读圈”,不仅更好地创新服务方式、延展服务形式,也改善了市民的阅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