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0版:奋斗百年路

城乡同治美环境文旅融合展新篇
——记石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东升镇新港口村党支部

    新港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志宏(左一)等为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徽章。

  □通讯员刘磊程德贵记者张世勇

  在沃野千里的荆楚大地,有一个璀璨的“明珠”。在这里,赏心悦目的“乔灌花”绿化组合,古朴典雅的龙吟亭,气势磅博的龙舟码头,古风犹存的文化大舞台,婉延曲折的休闲小道,形态各异的民俗人物雕塑,温馨洋溢的民宿民居,令人耳目一新,恰似画在村中,这就是“湖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村”“荆州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石首市东升镇新港口村。今年“七一”前夕,该村党支部由此被石首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志宏介绍,新港口村地处民建河末端,辖14个村民小组,435户、1811人,其中党员44人。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民俗传承、文化兴村”为发展理念,以创建民俗文化旅游村为终极目标,实施“三定”,开展“四抓”,实现“五好”,大刀阔斧打造美丽乡村,收到了明显成效。

  规划先行,实施“三定”

  定目标。2019年3月29日,市委书记石必成深入新港口村调研指导乡村振兴工作,为该村确定了建设新港口民俗文化旅游村的宏伟目标,计划从2019年至2021年用三年时间努力,基本达到乡村旅游的标准。

  定取向。村党支部确立“民俗新港文化兴村”的发展定位取向,以文化作为该村乡村振兴的灵魂,打造文化品牌,培育文化产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文化推动乡村治理,让文化成就新港口的宏图伟业。

  定规划。村党支部聘请专业团队编制村庄规划,按照“一带、两轴、多点、多片区”总体部署,打造具有“荆楚风格、水乡田园、休闲养生、文化体验、民俗展示”等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村。

  加快发展,着力“四抓”

  抓城乡同治。新港口村党支部按照全市乡村振兴城乡同治的统一部署,大力开展拆危房、灭旱厕、清沟渠、美庭院行动,先后拆除了民建河边23处违章建筑,拆除87户门前钢构棚,拆除破旧危房38栋,通过实施厕所革命,建成微动力污水处理厂3座,公厕5座,完全彻底干净地消灭了旱厕。

  抓民俗文化。经过近6年时间的发掘和培育,在市文旅局和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新港口村的民俗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实现了四有:有组织,由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导成立了民俗文化领导小组,2019年成功登记注册了“石首市志扬民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群众组织过渡到公司化运作;有队伍,建成了舞龙、龙舟、曲艺、腰鼓、舞蹈等七支队伍,队员100多人;有设施,先后建设了龙舟码头、文体大广场、民俗大舞台、排练厅、多功能演艺厅,拥有8条彩龙、4条龙舟、18面大鼓、100多套服装鞋帽道具等,总投资达300多万元;有活动,村党支部每年组织至少三场大型文化活动,即端午龙舟赛、重阳敬老节、农民春晚,同时还积极参与市镇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并多次获奖,2017年和2019年两次迎来中央电视台专题跟踪拍摄。

  抓产业发展。村党支部全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农的方面,成立了石首市兴富虾稻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万亩稻田原生态综合种养基地,防范虾稻连作单一模式的风险,创新稻鳖连作、蛙稻连作、鱼稻连作等多种综合种养模式,每年为全村农户增收500多万元;文的方面,成立“志扬民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先后到荆州、石首等城市进行表演,承接各类商业演出,实现民俗文化市场化营运;旅的方面,在打造景点景观的基础上,已建成水上游乐项目,挂牌游客接待中心,试营运期间游客络绎不绝,农庄、民宿、作坊如雨后春笋,村民创业热情高涨。

  抓乡村治理。近年村党支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制订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禁鞭公约》等一系列制度,加强人居环境管护机制建设,重点开展“门前五包”,采取定专班、月督查、季评比、年表彰的系列措施,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使人居环境整治成为村民的义务与职责。拥有保洁清运专班,实现垃圾收运不落地,确保人居环境成果保障机制化。组建乡村振兴促进会,下设六个小组,广纳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宣讲,实施一年一度先进、示范表彰。2019年初,新港口村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禁鞭,连续几年的“坐点征收”体现了高度的乡风文明,“坐点征收”实况在湖北法制网头版刊登,今年新港口村作为石首申报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典型示范村。

  重点打造,实现“五好”

  新港口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市委“四措并举、四年并进、四区共建”的战略部署,在东升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

  该村重点打造民建河十里民俗画廊,使之成为乡村旅游胜地,全面布局,综合打造,实现产业发展好、村庄颜值好、管护机制好、特色品牌好、乡风民俗好“五好”的美丽乡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