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啊妮 涂拥是日常经验敏锐的捕猎者,对于生活细节,随感而思,亦或深度立意,他的诗歌策略和构架就有了超于生活的慎思与沉重。他关心生活,更热爱生活“内在”的线条与重力,如果是画家,他虽必须着力于色彩,而其重点一定是在散点透视后诗歌画面感凸现出来的“精神意义”,为此他客观、冷静,在不断的自我“内视”中构架和突破自我诗歌精神版图,细节精确,可以用具象超越具象,用非虚构战胜现实运思的冗杂,忌抒情,切于理,通过呈现物体的本质挖掘出思想的内在核。 涂拥诗思中重视“我”,也更重视“我”以外的“我”,这里就是诗思的言外之意或者读者领会到的深意。这种有“我”的思考诗歌,不仅“记录”的是“我”的现实生活,而且其中有“我”在“研究”“我”的现实生活;同时,“我”用克制、反思、质疑、对抗现实生活的根据和标准,诸如人性、生命、精神、灵魂、良知、价值、意义等现代主义哲学命题。无论哪一种,在诗人生命深处蛰伏或寄寓着某种超越日常经验或者生命体验的东西。 日常经验“内视”与语言新变并轨 如果将我们的生存看做一个无限放大“文本”,那么在这个以日常经验为“文本”的选题里,必然存在一个核心,这里的核心就是涂拥诗歌往往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方式,集中思想和哲学范畴的诗歌精义,用自己的词语展示超于生存之外的更高的美学和精神意义。他的诗歌,既有人间烟火气,也有大地纹理,更体现在对天空和远方的“眺望”。如他所写“这正是你所想要/天人合一/万物都在相应的位置”,对现世的接纳、包容和理解始终充盈着他的内心,并不断强大他的诗歌精神内核。涂拥在诗中没有对抗与批判,更多的是着落把日常经验打捞的诗意过滤出一种思想维度境界里的拓展,我称之为涂拥诗歌日常经验的“内视”。 涂拥诗歌很好的体现了“寓目辄书”的日常书写方式,而这种精致的细节捕捉,也是理解他诗歌的重点之一。“寓目”,即以精深直觉感悟即目即景的经验,主动捕捉异常强烈而清新的印象与感受,从而创造出鲜活的审美意象。在这个语义背景下,涂拥诗歌的澄澈、透悟与领悟就很容易理解了。“寓目辄书”,“所见”即“所见”,“所见”又高于“所见”。他用哲学的诗思打破了“有”“无”对立的界限,将本体之“无”导入物象自身的观念,直指感性之物象本身,任万物无碍地自由体现。如他写“现在荷塘干了/剩下的残枝败叶以及黑色一地/石头暴露无遗”,先前置事实所见,再引入生活“角落”里的“我”,“我也是时至今日/才晓得漂亮的荷花下面/还有石头的背景”,让思想的落地毫无违和感,真的做到了“所见”即“所见”的最终思想写作维度。这是一种智慧的诗歌创作方式,语言促进思想的推进,并和新的语境并轨而行,有力度、不落俗,最重要给予我们更多生活和灵魂的启迪。基于这些生活体验,自己已经彻悟了生存的真相,并在越来越深陷的困境中抵达真理。就如西德尼认为:诗人与生活不是谁保护谁,谁歌颂谁,而是另一种垂直和并行不悖的关系。“这时我们并没有看到酒/甚至也没见着水/那些酒不知道/我们离开后带走了香气”。把酒的香气还给肉身,还给我们现实存在的一种气味感觉,最重要的是还给我们日常体验。 从生命体验的审美到精神大势的密匙 这里我区分一下日常经验与生命体验。日常经验自不必多余的解释了,生命体验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就要用辩证法来看待每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既然人追求的是经验而不是意义。就是生命个体在存活期间,尽量地超越自己客观环境的限制,去尽可能地体会各种情感、各种酸甜苦辣的经历,他的意义在于体会事物本身,而不追求其他结果,这些我都归结为生命体验,亦或精神与灵魂的体验,从诗歌文本解析,当然这也是涂拥诗歌的终极目标。“前提是要有光/出现在合适的地方/还须历经千辛万苦/找出它”,我想,这就是涂拥诗思生命体验最直接的诗歌表白。 诚然在涂拥诗歌心灵与心智的契合,感官与幻境的错综交替,生命和语言的合一,不断加深着他诗思的觉醒,也使涂拥的诗歌获得一种更大可能的创作维度。如他在《挖坑》中其中心意象貌似是本质意义上的“坑”,但在潜意识里是深层意象里的生活里的各种“坑”,这里无需明显的类比关系,暗示直指象征意义,“挖坑时并不知道/后来坑中掉进过鱼虾/也埋葬过风雨”,从纯粹的物象入手,在“物象”理解“我的”存在,诗题《挖坑》本身带有一种悖论的思辨伏笔,他以这样一个命题选择语言促进,在审美中又渐进地加入一种“空置”的哲思与禅悟,“我们再次遇到坑/都是别人的设计”。诚然这样的布局是高明的思想写作,让诗的悖理出现一种近乎合理的结果,他巧妙地把两个层面意象的深意迭合在了一起,而且思想线条明晰、轮廓突出、诗歌的生命意味更复杂更深邃了。“仿佛我们挖坑/从来就没有想到自己需要/也没有想到留给了别人”,在这个时代诗人自我思想修为的形象跃然纸上,不独善其身,有担当、有责任心、有觉醒潜意识的当代优秀诗人,都会在不自觉中回避矛盾,并不断用生命体验内省与觉知,语言是武器也是审美的子弹,一旦上膛就是向这个有意无意的“虚空”现实射出真实的词语“子弹”,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深度的剖析与宣示,于现实的逼仄中慎思和获得。可靠的情感与生命体验是对现实的直接的感觉或接触的结果,深以为然。 在日常与生命体验的“内视”中,涂拥感觉细腻而表述简洁,他对现实进行的直接感觉,都瞬间的抓住了一个个硬朗的意象中心,形式自由,不拘于严格意义上的章句,写得自由、活泛、智性和厚重。以现实生活与生命射出的光线为基调,重新揉进意象和现实才能痛快淋漓的表现生活的深度和诗歌的真实性,基于这些,涂拥完美地实现了他的创作原则并获得语言的密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