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06版:·荆州宣讲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秘书工作经历及秘书工作重要论述研究

  □肖云林

  党一直高度重视秘书工作,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都有秘书工作的经历,同时都有关于秘书工作的重要论述。理解百年党史中的秘书工作规律,对指导新时代的秘书工作有深远意义。

  毛泽东:不要秘书代劳,秘书太多会误事

  负责党的一大记录工作。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毛泽东担任记录。记录属于秘书工作的基本内容与重要范畴,这也是党史中毛泽东秘书工作经历的最早记录,也可以视为党的秘书工作的起源。

  党的三大当选秘书。党的三大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组成中央局,毛泽东任中央局秘书。《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秘书负本党内外文书及通信及开会记录之责任,并管理本党文件。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毛泽东要求党的所有文件除保留印刷件外,还必须保留原件,从而在党内建立了“发文留底稿”制度,党的三大的各类档案得以保存。

  不要秘书代劳。1948年1月7日,毛泽东为中央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是对如何处理秘书工作与领导工作的重要指示,表明中央对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的极端重视,也表明中央对秘书工作规律的理性认识,秘书工作为领导工作服务但不能替代领导工作。

  秘书太多会误事。1964年底到1965年初,一位领导的两个秘书在外事工作上出现失误,耽误了大事。毛泽东就说了一句话:“秘书太多会误事。”毛泽东对秘书人员配备以及对秘书工作的这一论述,并没有否定秘书工作的存在价值,而是通过精准界定秘书“太多”会误事,体现精简高效、既协同又有合理边界的办公室行政管理基本原则。

  邓小平:三任党中央秘书长,擅长宣传及组织工作

  1927年底首任中央秘书长。1927年底,23岁的邓小平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秘书长,协助周恩来等处理中央日常工作。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顾委会上谈到提拔年轻人时说“1927年底我第一次当中央秘书长时23岁,也是大官啦,啥也不懂,也可以呀!”这体现了邓小平的谦虚,同时也体现党在秘书干部的选拔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治智慧与政治勇气。

  1935年1月初再任中央秘书长。邓小平调离《红星》报后担任中央秘书长,负责毛泽东行军打仗期间的日常安排。1981年7月19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时说:“那一段时期,毛主席的指挥、决策,我是清楚的。”这一论述,阐释了邓小平组织与协调能力得以较快提升的重要源头,同时,揭示了秘书服务领导工作(以服务领导决策为主要内容)更容易整体提升综合素质的基本规律。

  1954年4月三任中央秘书长。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任命邓小平为中央秘书长,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邓小平党中央秘书长的职务保留到1956年9月党的八大。党的八大,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当选为总书记。过渡时期的中央秘书长统筹、协调的工作经历,为邓小平积累了更多应对复杂国是的能力。

  擅长宣传及组织工作。1926年1月,22岁的邓小平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填写《党员批评计划案》时,他在“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中写道:能作宣传及组织工作。这一论述,较好地揭示了胜任秘书工作,特别领导秘书工作,尤其需要具备的宣传与组织能力。

  习近平:秘书人员要做到“五不”与“五个坚持”

  开眼界、长本领的三年。1979年至1982年,习近平在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秘书长耿飚的秘书。习近平说:那三年是他开眼界、长本领的关键三年。这一论述是对秘书工作在干部成长中重要作用的高度肯定。

  秘书人员要做到“五不”。习近平说秘书加强自身修养要努力做到“五不”:不自恃、不自负、不自诩、不自卑、不自以为是。这些论述肯定了办公室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秘书的超前思维与继后思维,描述了合格的、称职的秘书的基本标准,给出了秘书自身修养的五个负面清单。

  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习近平说:办公厅工作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五个坚持的论述,是党中央对中办工作的系统要求,其基本精神同样也是新时代全国秘书工作和秘书工作者的基本遵循。

  千锤百炼、艰苦磨炼。有的地方的干部中,给地方和部门领导当过秘书的干部比例太大,你安排了,我也要安排,成了“利益均沾”。这怎么得了!中央对此有明确规定啊,为什么执行不了。习近平关于秘书人员的职业成长,明确提出不能搞“利益均沾”,要落实“千锤百炼、艰苦磨炼”,为秘书人员的健康成长指明了路径。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关于秘书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秘书工作既要一脉相承、更要与时俱进的宝贵经验积累与精神财富。

  (作者系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市社科联副主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