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涂江波 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这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种为信仰而奋斗的伟大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攻坚克难的强大利器。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井冈山军民坚持斗争、不断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革命斗争的产物。当时,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到处屠杀中国共产党人,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抱着坚定信念,率领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多支队伍陆续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斗争期间,根据地的环境非常恶劣,始终面临着白色恐怖的包围、封锁和“围剿”,物资匮乏。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坚定信念的支撑,经受住了残酷斗争的考验,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根基。 坚定信念反映在行动上就是艰苦奋斗。“红米饭、南瓜汤……”,这首歌谣所唱的,既是根据地军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他们的革命乐观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坚韧不拔将革命推向前进。建党100年来,特别是从井冈山时期开始,我们党正是由于发扬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毛泽东同志曾解释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是就是探求事物之间的规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逆境面前,未灰心、不气馁,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内外形势,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探索中国革命的规律,逐步找到并解决了在政治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大国,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怎样开展革命、怎样坚持革命的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光辉典范,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杰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历史经验和教训向我们证明了,坚持实事求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就能摆脱“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存活下来,进一步发展壮大。在井冈山的两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朱德等同志领导井冈山军民打破了敌人多次“围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根据地建设。毛泽东同志基于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阐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必然性,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革命如此,建设和改革也如此,都必须从实际出发,敢于开辟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做前人没做过的事,走别人未走过的路,这是井冈山精神永褒生命力的法宝,也是经过实践检验颠扑不破的真理。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根本。一部井冈山革命的斗争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依靠群众、同仇敌忾、勇于胜利的光辉史。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和红军之所以能在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恶劣条件下坚持下来、发展壮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和红军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军民关系。革命历史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我们党无往不胜的根本。勇于胜利就是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的必胜信念。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不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取得胜利而勇往直前。 在当今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年代,井冈山精神更显其价值和现实意义。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虽然已成为过去,然而井冈山精神却将不断产生新的能量裂变,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不但不会被岁月风尘所遮蔽,而且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正是有井冈山精神的指引,中国革命才从失败走向胜利;正是有井冈山精神的实践,中国才有了强大的今天。井冈山精神蕴含着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将激发我们在新时代奋进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上砥砺前行。 (作者系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