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玉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才为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主动选择马克思主义、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得出了“走俄国人的路”的崭新结论,认准了中国必须选择社会主义。在党的坚强领导之下,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创性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和“魂”。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遵循。正如毛泽东强调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体会到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至关重要性。 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不断解决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屹立潮头的基本经验。从马克思主义创立到今天,虽然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永葆理论魅力,就是在于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 在一百年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二战之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气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在这个世界大势中诞生;随着时代主题发生深刻转换,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转移,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幕;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主动争取加入世贸组织,提升了对外开放的新层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从抗击新冠疫情取得战略性成果,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教条,而应根据实践生活和新的时代条件去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作者系荆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社科联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