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荆州要闻

把安全风险化解在基层
全市公安机关“找堵防”专项行动成效凸显

    □记者 张明金 通讯员 刘博 张雪

    李某曾是一名吸毒人员,被列为社区康复人员后,石首绣林派出所车落岗社区民警汪陆锋与他结对帮扶。得知李某想开一家农庄后,汪陆锋协调市场监管、卫生监督部门简化办证手续,帮助农庄顺利开业。

    有了稳定收入,生活越过越好,李某积极配合拍摄禁毒宣传片,自己的抖音也拥有了2万多名粉丝,成为“戒毒明星”。

    “我们通过开展‘吸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对现有吸毒人员逐一见面建档、跟踪服务、关爱帮扶,实现动态排查、日常管理和回访教育无缝衔接,有效杜绝吸毒人员复吸。”汪陆锋说。

    据了解,今年10月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风”专项行动,围绕“人、地、物、事、网、组织”六大治安要素,通过强化基础信息采集、吸毒人员平安关爱、矛盾纠纷排查、安全隐患整治、联勤快反处置等,最大限度把各类安全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12月7日,《荆州市安全稳定领域“找窟窿、堵窟窿、防透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将“找堵防”从公安部门的专项行动上升到全市统一行动,发动全社会力量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11月下旬,在沙市区某小区内,住户唐某和张某因邻里噪音问题发生肢体冲突,致唐某轻伤二级。朝阳路派出所考虑到是邻里矛盾,且是初犯、偶犯,社会影响不大,应以化解为主。派出所联合街办、司法、检察、社区等人员组成调解专班,通过多次调解,终于使双方握手言和。

    “以前,我们调解矛盾纠纷,人员单一、力量薄弱。现在实行‘五级联调’新模式后,力量更强、调解更快、成效更高。”朝阳路派出所所长张波表示。

    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市公安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五级联调”新模式,实行老党员、治安积极分子初次调,社区、村治保主任先期调,社区主任、村支书、责任区民警跟进调,派出所、律师、司法全力调,调委会、司法、公安、民政等部门联合调,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为确保矛盾纠纷排查“门口清、门前安”,市公安机关发挥“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职能优势,摸排今年以来未化解的纠纷类警情及历年来未化解的矛盾纠纷,挂图作战,限期销号。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实行局领导包片、业务警种包所工作制度、三级责任捆绑结账。

    同时,通过开展“千警大清查”行动,把“每周一清”与“找堵防”和“缉枪爆、除毒患、打电诈、治黄赌”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对各类治安复杂场所拉网排查,及时发现消除风险隐患,全面堵塞工作漏洞。10月,荆州区公安分局清查出租屋时,抓获一名潜逃26年的外省命案逃犯。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排查发现基础数据、矛盾纠纷、公共安全等隐患508条,清查各类行业场所9720余家次,矛盾纠纷调处率达92.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