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版:荆州要闻

平安荆州 续写“长安”

    (上接第1版)

    积小安为大安,创平安为长安!从平安铁路到平安学校,从平安医院到平安企业,从平安小区到平安乡村……汇聚成建设平安荆州的总目标,更是全市人民的“平安愿景”。

    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累计投入9032万元,实现“中小学封闭化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与公安机关联网率、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城市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四个100%;拓展“平安乡村”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优综治信息网,实现综治信息网络村级全覆盖……

    目标升腾信心,愿景催生动力。源头把控,久久为功,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荆州的生动实践。

    细胞激活 增强长治久安满意率

    平安是什么?荆州给出的答案是要激活一个个“平安细胞”,全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积极构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平安荆州。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最小功能单元和治理单元中开展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公共服务代办等工作——这是我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一大“法宝”。

    江陵全县10个乡镇建成综治中心,“一村一辅”、大学生村官、治调主任、法律顾问、兼职网格员、志愿者等入驻中心,形成齐抓共管联动机制;洪湖市依靠群众组建现代版“洪湖赤卫队”——“平安洪湖赤卫队”,警民联动、群防群治,交出平安创建的亮眼“成绩单”。

    “以前,找民警办一件事要跑好几次,现在民警到社区就像走亲戚、会朋友一样,随时都能找到他们,比以前更省事、更方便。”全国人大代表、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党支部书记吉明东说。

    “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制度,把驻村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全市民辅警延伸公安机关打、防、管、服触角。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激活平安建设“末梢”。各地因地制宜,开创独具地方特色的群防群治模式。荆州区“金豆工程”、“沙市老姨妈”、松滋市微自治、公安县“金牌调解室”、石首市“580”雷锋驿站、监利市“小城大爱”等一大批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涌现。

    “生活在荆州,最大的感受是平安。”“投资在荆州,最放心的是安全。”这是市民和客商发自肺腑的评价。

    16年坚守!平安荆州建设深入人心,“平安荆州”品牌越发响亮。初心一如来时路,山高路远再启程。新的“长安”路上,荆州正汇聚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强大力量,唱响新的“长安”之歌!

3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