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志勇 荆州,帝王之都、宰相之城、文化之邦、楚韵之魂。 登临古城,凭栏远眺。狼烟弥漫中,一部《三国》历史剧,把荆州演绎得波澜壮阔,名扬四海。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公元前10世纪前后,楚国受周成王之封而建,立国800年,极盛时期,疆域东至泗水,西控巴蜀,北连中原,南临五岭。以今天的行政区划而论,楚地横跨11省之多。楚国在纪南城建都411年,历20代楚王,堪称东方雅典。 荆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化灿烂。那些世代相传的英雄故事,成为我们骨骼中最坚硬的元素,也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 纵观天下,很少有哪一座古城有如此厚重的历史积淀,很少有哪一座古城散发出如此璀璨的精神光芒。如今,古城的石板路上,早已没有战马奔腾的嘶鸣,城楼上也不见羽箭掠过的啸声,凤凰腾飞的荆州,正以崭新的风貌,描绘新天地,创造新成就。 上世纪80年代初,荆州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轻纺、化工等产业发展壮大,领先全国。荆州人生产的鸳鸯床单、荆江热水瓶、活力二八洗衣粉畅销全国,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其中活力二八超浓缩洗衣粉最具代表性,“活力二八、沙市日化”“一比四”的广告语家喻户晓。这些品牌承载荆州难忘的回忆,见证了荆州人披荆斩棘、创业进取、敢为人先的豪情与斗志。 那时,我是村里的一名小学生,懵懵懂懂,不谙世事,根本不能体会荆州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上世纪90年代末,荆州遭遇连续强降雨,长江荆江段发生险情。荆州防汛抗洪抢险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国家举全国之力,奋力抗击洪魔,保卫家园。荆州人永远忘不了——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军民团结奋力抗洪抢险,巡堤岸、扛沙袋、堵管涌……荆江沿岸展开了一幕幕惊天动地、舍生忘死与洪灾抗争的战斗场景,留下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荆江抗洪犹如一部史诗,记载着伟大抗洪精神。 那一年,我在新疆喀什服役,每晚只能从电视上收看家乡抗洪的消息。那一刻,激发我建设荆州,贡献荆州的愿望和力量。 1998年12月,我从部队复员回家。那时候,荆州的变化不大。2000年8月,我被分配至供电公司工作,在位于长江南岸的偏远供电所上班。那时,长江荆州段没有建桥,我常坐短途巴士、摆渡过江往返,过去的候船经历仍记忆犹新。渡江的客车货车在江堤上摆起数公里长龙,把江堤渡口挤得水泄不通。轮渡上,小商小贩提着篮子叫卖,有弹琴卖唱的……“花生、瓜子、矿泉水”“麻辣鱼”“甘蔗”……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渡口总是这样日夜不息摆渡来往车辆和行人,繁忙、嘈杂且混乱。有时,我在周末骑摩托车抄近路回家,不走大轮渡,坐小船过江,风大浪急时,小船随波起伏颠簸,令人恐惧。 2002年国庆节,荆州长江大桥通车,桥面双向四车道,从此,往来过江的车辆和行人告别了摆渡。桥身直跨长江两岸,像一条飞虹,桥塔柱雄伟挺立,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像一架硕大的竖琴迎风弹奏。晨曦或傍晚,总会遇见摄影者拍摄朝霞、晚霞中的长江大桥。 从江南回家后,我从东至西绕古城外环道徒步行走,看见护城河水体发黑,散发阵阵刺鼻的臭味,行人掩鼻扭头,加快脚步冲出臭水区。河对岸坐落着一排排低矮破旧的砖瓦房,岸边杂草丛生。沿河岸的居民们生活污水直排河里,护城河水体受到污染、水质恶化。 改善古城周边环境迫在眉睫。2017年底,荆州首次启动25年以来古城护城河全段11公里疏浚清淤工程,采取围堰抽水分段清淤和清淤船清理,这是荆州古城修复与保护项目之一。同时荆州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收集城外污水,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护城河中。 近些年,我从供电所的一名抄表员,成长为供电公司的一名宣传干事,在采访中耳闻目睹荆州发生的巨变。荆州响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号召,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长江荆州流域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荆江沿岸整险加固,护江坡、植绿被、建公园,打击违法采挖砂石行为,关停沿江化工企业,休渔禁捕保护长江生态。荆州沿江两岸林木葱郁,坡绿路畅,鱼儿游弋,船来船往,像一幅优美、恬静的生态画卷。 荆州实施古城棚户区改造,将沿护城河岸的棚户区居民集中迁移,在河南岸新建环城公路,沿河岸栽种各种绿化景观树,因地制宜新建明月公园、滨江公园。这些公园成为荆州人跑步健身、踏青交流的去处。 在推进古城改造的进程中,荆州规划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新区,在荆州城区北侧开发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和沙北新区,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已形成以方特、园博园和郢城开元度假区为主体的文旅产业区,沙北新区是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和城市居民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市新区。在荆州城区南侧,是长江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省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等大学城聚集区。各个片区以前都是成片的田地、废弃的厂房和散落的村庄,新区建成后,村民从单院低矮的房屋搬进高大的电梯房,摇身变成市民。 荆州城区北侧发展变化最大。这里原是成片的田地、池塘和零星的村庄,如今高楼林立,道路纵横交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12年,荆州开通了汉宜高铁,城北建成荆州站,荆州站随之成为汉宜铁路上的重要站点,圆了几代荆州人的火车梦;随后一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医院、学校陆续迁入,多条宽阔道路与火车站、汽车站相连。2020年底,荆州第一条城市快速路,也是首条高架桥——全长23.9公里的复兴大道通车,该道路西起荆州区引江济汉渠,东至上海大道。2021年1月30日,荆州沙市机场正式通航,首批规划开通至上海、广州、深圳等9条航线。目前,荆州已有5座长江大桥。现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空中综合立体交通网,荆州区域发展迎来更多更大的机遇。 大桥架通南北,天堑变坦途;空中航线连八方,飞来飞往直抵达。如今,天蓝水清岸绿,路宽楼高心畅。每到周末,我常携家人在江边散步,一边欣赏江边美景,一边呼吸江面清新的空气,看江面船只穿梭,见桥上车流如织,望天空飞机翱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荆江图,这是一座多么沉醉的文化城。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继承弘扬楚人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兼收并蓄的广博精神,一鸣惊人的开拓精神,是对历史的尊重,现实的担当,未来的把握。 建设美丽繁荣荆州的集结号已经吹响,让我们同心同德,凝神聚力,共建文化之城,魅力之城,和谐之城,幸福之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