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周军通讯员吴涛 2021年,市农技推广中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继续以减少重大病虫疫情损失和化学农药用量为重点,狠抓病虫监测与防治,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强防治实现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目标 据市农技推广部门提供的数据,今年,我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400万亩,其中水稻674.5万亩、小麦237.2万亩、油菜293.27万亩、玉米43.64万亩、大豆41.55万亩。 全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累计发生面积为4015.48万亩次。其中,病害1464.58万亩、虫害1621.6万亩次、草害865.2万亩次、农田鼠害58万亩次、农田螺害6.1万亩次。小麦赤霉病为大发生,稻曲病局部偏重发生,其他病虫中等或中等偏轻发生。 2021年,在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服务下,全年农作物病虫防治面积达到7081.05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64.77万吨,实际损失率2.31%,实现了把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经济目标。 综合防控筑牢农业绿色生产防线 全面落实防控责任。我市成立病虫防控指挥部,由政府牵头统筹、部门联动配合、农业部门具体抓,在关键时间节点会商重点病虫害防治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题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2021年,市农业农村部门先后出台《202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等4个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以及《2021年荆州市农药负增长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安全科学施肥用药指导的通知》等,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将重大病虫为害总体损失控在5%以下。 及时准确发布病虫信息。2021年,市农技推广部门从规范标准化测报入手,提高病虫测报技能,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指导防治工作。按照农业部颁布的测报标准开展调查和预报,将系统观察与大面积普查相结合、当年资科与历史资料相结合、本地资料与邻近地区相结合、经验预报与统计预报相结合,及时到田间地头调查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上报重大病虫周报、病虫情报,指导防治工作。同时,加强植保技术培训,2021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6期,培训人数7765人次,发放防治宣传资料186.9万份,逐步改变了农户病虫害防治观念,提高全市科学防控水平。 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在市农技推广中心指导下,2021年,全市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其中,纪南文旅区岳场村主推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等技术,荆州市金穗家庭农场开展水稻绿色防控与农药减量技术试验示范,太湖管理区梅槐社区进行水稻害虫灯光诱杀示范,全市共建立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示范区92个,示范区面积17.47万亩。 2022年,市农技推广部门将以水稻、小麦病虫害调查、预测预报与大面积综合防治指导为重点,继续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加强主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