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版:文学副刊

第011版:文学副刊

如歌瞿家湾

    □陈白云

    一

    穿过风光旖旎、水波浩淼的洪湖湿地,我们在《洪湖水浪打浪》的歌声中上岸,踏入一条长约400米、宽不到5米的“红军街”——瞿家湾老街。

    灰墙玄瓦,飞檐翘角,青石板街道,沧桑木板门,古色古香的气息拂面而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在细雨的滋润净化下,越发清亮。

    “它坐落于辽阔的江汉平原,革命的火种曾在这里燃烧,并蔓延开来。电影《洪湖赤卫队》讲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一段峥嵘岁月……”红色文化宣讲志愿者瞿兆利,一身红装,分外耀眼,眸里有“星星之火”。他年近花甲,有30年党龄,握着传承红色基因的“接力棒”,仿佛握着钢枪大刀、猎猎红旗。

    集徽派建筑之灵动,融风俗文化之精华,老街是“明清一条街”。瞿兆利说,经过数百年的风雨洗礼,这些历史建筑仍保存完好,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国内众多水乡、民俗、革命题材影视剧,曾在这里取景。

    这条古街,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瞿兆利递给我们一本《洪湖地名故事》,瞿家湾的来历清晰可见:明弘治年间,一个叫瞿文暹的铮铮汉子,因打抱不平得罪地方官衙,驾一叶扁舟逃入这里。他看中其富饶,于是弃舟登岸,结草为庐,成为首代开拓者。因主要靠打铳、狩猎生活,故取名“打铳湾”。后瞿氏家族逐渐壮大,形成上湾、中湾、下湾三个自然村落,遂将“打铳湾”改为“瞿家湾”。随着人口聚居,加上家风朴诚勇毅,敦厚勤俭,瞿氏家族走向勃兴。至清朝末年,瞿家湾百业兴旺,成为闻名遐迩的湖乡集寨。“因族成村,因商兴镇”,是老街历史的真实写照,也为这里的红色基因打下坚实基础。

    漫步石板道上,《再唱洪湖水》歌声荡气回肠。打渔船、斗笠、鱼叉,风车、碾子和药铺,见证了那段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奋斗岁月;“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会”“湘鄂西苏维埃省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等21处革命遗址渐次进入我们的视野,把大家带入当年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革命战场。

    红旗指处,风雷磅礴。遥想当年,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革命家,就是在这里“霹雳一声”,写下光辉一页。

    二

    革命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与坎坷。贺龙“三下瞿家湾”,在一次又一次挫折中艰难求索、英勇向前。

    时间回溯到1928年春。

    受党中央委派,贺龙、周逸群、卢冬生等人化装成商人模样,从汉口乘坐江轮逆流而上一天一夜,到达洪湖新堤镇,再转乘渔舟到瞿家湾。贺龙见此地港汊纵横,芦苇密布,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头,激动地说:“在这儿搞武装斗争,是个能容下千军万马的好地方!”卢冬生应声道:“对!只要有武器!”

    地势进可攻、退可守,他们便驻扎于此打游击。毛泽东曾在《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评价:“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带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

    贺龙登岸,策动风云,预示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

    一个月夜,贺龙带领卢冬生闯入国民党团防驻地观音洲,缴获了八支枪,初战告捷。随后,他们与贺锦斋师长取得联系,把分散在洪湖地区的游击队集合起来,编成两个大队,人数三四千,枪支四百余支,打起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游击队、赤卫队、工农革命军的纷纷组成,为建立湘鄂西苏区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0年,贺龙、周逸群第二次来到瞿家湾。他们在峰口一带设红六军军部。这次是铲除“北极会”,肃清地方反动武装。埋伏,突击,声动湖河,势如破竹,打得北极会徒举手投降。应群众要求,贺龙处决了北极会头目,同时拔除了多处窝点。7月4日,贺龙率红四军和红六军突破千难万险,到公安南平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标志着湘鄂西革命斗争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随着武装力量逐步壮大,贺龙率军团主力向东北方向发展,革命根据地扩展到监利、潜江、沔阳、华容、石首、南县、公安等七座县城,鄂西联县政府也相继成立。合纵连横,控制长江航道五千余里;以湘、鄂、赣、皖苏区互为犄角,遥相呼应,成为当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革命根据地。

    声声号角,赤帜高扬。1931年,贺龙第三次率部返回瞿家湾,指挥洪湖地区的战斗,毙伤、俘虏敌军一万多人。此时,革命烽火燃遍湘鄂西,县一级的苏维埃政权发展到十五个,部队扩大到三万人。湘鄂西特委、湘鄂西省、湘鄂西中央分局和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先后设立。渔民们高兴地唱道:“湖中有了贺龙军,湖水亮晶晶,革命烈火烧得旺,红军打仗总是赢!”

    男儿英勇,游击湖乡;巾帼善战,赤卫队员。革命如火如茶,瞿家湾几乎全民参加。正是因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才取得一次次胜利。

    1932年10月,贺龙率部离开瞿家湾,向湘鄂边转移;1934年10月,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作为红军的一支主力参加长征,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贺龙元帅念念不忘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并深情地说:“洪湖是我的第二故乡。”

    革命的足迹,踏遍山山水水,宛如瞿家湾旁的万顷荷叶,一碧无垠。

    三

    驻步于“中共中央湘鄂西省委机关报《红旗日报》社”,雨后初晴。同行的一位作家朋友沉吟道:“阳光四皓,与红相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回应:“映日老街别样红,正是革命最美色。”

    “革命斗争不仅靠枪杆子,也靠笔杆子。”瞿兆利向我们介绍,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出版发行了20余种红色报刊,有《斗争》《捷报》《工农日报》《洪湖日报》《红旗旬刊》《红星报》《红色军人》等,它们如黑夜里高擎的灯塔,照亮了一个又一个后来者,闪耀着熠熠初心。

    我端看一张泛黄的《工农日报》复印件,版面有“时事要闻”“党的生活”等栏目,刊登消息、通讯、简讯及时事问答等各类文章,内容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动态、工作经验为主。瞿兆利说,报纸每天上午出稿,下午运至交通站,发往根据地各地,发行范围包括洪湖、沔阳、公安、汉川、华容、南县、常德等20多个县的各级政府和红军各部队。“苏维埃政府领导好,报纸印得多精巧;晚风吹来动树梢,墩台湾村都读报”,这首当年在湘鄂西流传的歌谣,就是赞扬谢觉哉主编的《工农日报》是看得懂、用得上、学得到的“实用教材”。我顿时想起“播火者”李大钊,想起他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想起他传播马列主义无限忠诚的大无畏精神。而这里,不足十平米的地方,他们同样肩负道义和使命,在极端动荡困苦下,开辟一方弥足珍贵的精神家园,用生命和热血扩大了党的宣传阵地,点燃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之火。

    沐浴着红色文化的光辉,感受岁月留下的红色沁痕,我们一路向前。

    松涛阵阵,郁郁翠柏。瞿家湾老街旁是烈士陵园,一座12米高的纪念碑傲然耸立,正面镌刻着王震手书“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15个遒劲大字。在墓碑群里,我们发现很多无名烈士,他们牺牲时大多只有30来岁,甚至还有更年轻的。掩不住的是铁骨忠心。一行行血染的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段悲壮故事。站在墓前,能感受到一颗颗英勇无畏的心,依然有力地跳跃着搏动着。

    老街上,我们看到一位独臂姑娘,正为外地游客讲解红色历史。打听得知,她是瞿家湾村妇联主席陈玲。几年前,她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革命精神指引下,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把自己当做一根红丝线,缝进猎猎飘扬的“五星红旗”,投入宣讲、抗疫、防汛的洪流。

    近几年来,洪湖市整合红色旅游资源,以瞿家湾为中心,不断擦亮这张红色名片,也带动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旅游高峰时,红色老街每天接待游客三千人以上。老街的居民被聘请回来,坐在家门口就有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暖春观鱼跃,荇翠藻绿,水深鱼肥;盛夏赏荷花,临水人洁,近荷心香;深秋看采菱,倩影伴碧波漫荡,菱歌和细浪清唱;隆冬咏雪景,野鸭同雪花共舞,鸿雁与白云齐飞。”如今瞿家湾镇面貌焕然一新,四处红花锦簇,绿树成荫,入夜灯火齐明,霓虹闪烁,似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洪湖之滨。

    瞿兆利手指远处,每当盛夏来临,瞿家湾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内,近10万亩野生荷花尽情绽放,万只鸥鹭盘旋于碧水蓝天之间,好一幅人水和谐图。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不朽的革命歌声再次响起,悠扬的旋律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如歌的瞿家湾,每一个革命者都是一个音符,唤醒后人流淌在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