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裴蜀华通讯员李晓波 “引进各类人才1961人、在荆高校毕业生留荆率首次突破20%、招硕引博人数创历史新高、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这是2021年我市交出的人才工作成绩单,也是人才工作写下的新答卷。 一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全面提升引才育才质效,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以对人才的最高礼遇传递城市温度、彰显城市情怀。 海纳百川“引”来人才 “荆州市委人才办和学校对青年教师项目建设方面给予了很大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让我们能够专心做学术研究。”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讲师周中梁在接受采访时兴奋表示。 今年34岁的周中梁是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研究方向是明代政治与文化。2020年4月被长江大学引进,聘为人文与新媒体学院讲师。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1年我市采取市县联动方式,面向企事业单位迅速征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1100个以上,涉及城乡规划、市政工程、工业经济、财务审计、产品设计等多个急需紧缺专业。 ——持续推进“我选湖北·凤鸣荆州”计划,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和服务体系,吸引更多大学生留荆回荆。 ——大力实施“招硕引博”计划,2021年全市事业单位共引进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49名,是近年来引进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人才待遇最高的一年。 ——全力支持长江大学人才引进,全年累计为长江大学引进的134名博士研究生发放人才津(补)贴639.4万元,近3年长江大学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数量达207人,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创历史新高。 ——加大海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依托“海智计划”专家荆楚行等活动平台,柔性引进中、省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海外人才引进方面取得新进展。 筑巢引凤“留”下人才 2021年9月中旬,航天南湖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张嘉鑫搬到了金凤人才公寓。 “公寓增设了洗衣机、冰箱、热水器等电器设备,70平的二室一厅月租不到500元。”张嘉鑫说,一毕业就来荆州工作了,人才公寓政策为他解决了租房后顾之忧,工作更有干劲了。 做好服务保障让人才“心有所安”,制定好培育政策让人才“心有所归”。 2020年初,我市接报的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有武汉居住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检所所长陈茂义接手了采集患者下呼吸道肺泡灌洗液标本工作。 这份标本,使全省疾控系统分离到第一株新冠病毒,并得到其全基因组序列,成为我省疾控系统在GISAID国际平台上公布的第一株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 在市委人才办和市卫健委共同推荐下,陈茂义入选湖北省公共卫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层次名单,是除武汉外,地市州唯一入选人员。未来4年,他将获得10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市坚持人才引进、培养“双轮驱动”,大力实施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工程,从大环境营造到个性化服务,千方百计“留”人才、“育”人才。 统筹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启动首届“金凤杰出人才”评选活动,面向工作一线,重点聚焦工业经济、科技创新和支柱产业领域,评选10名“金凤杰出人才”,并给予入选者一次性补助资金8万元;5年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人才津(补)贴分别达到16万元、5万元。 (下转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