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综合新闻

政通人和法润荆州
——平安荆州法治荆州建设政法干警风采展示

    公安县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三级检察官代姗姗

    以真情换民心

    从公诉席上慷慨陈词、惩恶扬善,到控申工作中扎根群众、为民解忧,从检7年来,代姗姗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一路乘风破浪。每一次接待群众来访、每一件控告申诉案件办理、每一次司法救助工作开展,她抱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以将心比心和换位思考的处事态度,把人民群众当做家人看待,把人民群众的事当做家事来办。

    “姑娘,我一辈子记着你。”这是两年前,刚到控申检察岗位,代姗姗办理第一个司法救助案件时收到的感谢话语。一位因交通肇事失去丈夫的孤苦无依的婆婆,1.2万元救助金于她而言是国家关怀、检察温暖,9字话语于代姗姗而言,却是控申工作价值与意义的深切感受,司法为民可以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

    自2019年到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工作以来,代姗姗共受理群众来访、来信、来电共计262件,所有的群众信访均能做到在七日内程序性回复、三个月内实体答复。近三年,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6件,为20名刑事被害人及家属发放司法救助金32.9万元,得到了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一致肯定。

    2021年9月,代姗姗以第四名佳绩从全国9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控告申诉检察业务标兵”称号。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作为县人大代表,代姗姗不止步于赛场上的标兵,更要力争成为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实践中的标兵、为民服务的标兵,以“求极致”的精神办理好每一封群众来信,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办好每一起申诉案件,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以拳拳真心换取暖暖民心

    石首市司法局调关司法所所长周德照

    扎根基层服务乡亲

    每天,周德照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调解各类民间矛盾纠纷。一线参与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社会维稳等工作,共调解各项社会矛盾纠纷上千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上百人……每一次成功为群众服务、协调、援助,每当看到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那就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2019年腊月二十,镇上的瓦工张师傅来所里找周德照求助讨薪。周德照多次电话沟通,但对方周某仍不肯多拿一分钱。腊月二十六晚上,周德照带上给周某孙子的饮料,再次来到他家中沟通协调,边烤火边谈心。“周所长,这么冷的天,你还专门到我家里来做工作,真是难为你了。”终于,周德照用友情感化了他,腊月二十九日上午,这起农民工讨薪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所长,周德照时刻秉承着“爱所”“敬业”“奉献”的工作理念,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司法工作添光增彩。多年来,他坚持每天填写五套工作流程本——个人工作日志、所务日常记载、法律援助咨询、矛盾纠纷登记、信息上报材料,再忙再累,这些记录都没有中断过。

    基层司法所事多人少,周德照把“以所为家”,把“所兴我荣,所衰我耻”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25年来,他一直坚持每天清晨到司法所打扫卫生,拖地板,烧开水,擦便池,扫禾场。如今,已经60岁的周德照即将退休,但“离岗不离心,退休不褪色”。他表示,作为一名老党员,要继续发挥光和热,为调关镇的父老乡亲服务终生。

    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谢本宏

    争做营商环境建设者

    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人民法院责无旁贷,人民法官亦责无旁贷。办案中,谢本宏始终牢记“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司法理念,将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司法审判工作的一言一行。

    2018年,自然人股东吴女士等9人与武汉一家公司法人股东,共同入股一家医药公司,但因法人股东承诺的资金一年多未到位,导致医药公司很多事情无法开展。本着快速化解矛盾,帮助医药公司健康发展的信念,谢本宏迅速反应,立即制作了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诉讼材料,邮寄送达给法人股东。这起一年多无法化解的股东出资纠纷案,立案后仅30天圆满化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谢本宏都会给吴女士打电话了解该医药公司的后续发展情况。如今,医药公司发展进入了新轨道,业绩将上新台阶。

    谢本宏一直在不懈努力,致力于成立企业破产处置联动协调机制、设立破产经费专项资金、成立荆州市破产管理人协会。2020年11月,企业破产处置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在该联动机制下,谢本宏多次逐案梳理老国企破产案件的堵点,并提出解决建议,至2021年12月共计化解老国企破产案件8件,妥善安置职工数千人。

    有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有的却难以生存乃至破产。如何做到对问题企业有保有破,快速出清“僵尸”企业,优化闲置资源配置,同时让有拯救价值的企业浴火重生?下一步,谢本宏将继续研究破产企业涉及税务办理和简易注销及如何为重整企业招募投资人和融资等事宜。她坚信,荆州司法

    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御路口派出所新风社区民警、一级警长宋忠于

    心中装着群众“急难愁盼”

    宋忠于服务的新风社区是荆州中心城区少数民族人员最聚集的社区。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能够融入荆州,2018年,社区建立起“民族之家”。作为“民族之家”的“家长”,宋忠于扎根社区,把自己融入群众之中,走门串户,天天“泡”在社区里,还建起了多个微信服务群,点对点服务,及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事。

    2020年春,荆州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期间,宋忠于最放不下的就是来自全球53个国家的500多名长江大学外籍留学生。宋忠于定期去看望他们,宣讲防疫政策,并为他们配送生活物资。储备食品吃光了、生活用品没有了、没钱付房租了,求助电话都打到了宋忠于这里。接到电话后,宋忠于立即向地方政府和校方汇报,得到了政府和各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维吾尔族同胞免费给留学生赠送5000个馕饼解燃眉之急。

    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宋忠于的真诚服务赢得了少数民族同胞的信任。他们都把宋忠于当成了好朋友,把新风社区当成自己的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还先后主动出资10万元帮扶50户社区贫困家庭。

    自2008年从部队转业参警以来,宋忠于始终坚守在社区民警的工作一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十三年基层警务工作历练,没有获得侦破大案后的鲜花和掌声,日常处理的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他扎根基层,不断探索和调整工作措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真情换真心,带给群众满满的安全感,群众的一个笑容、一声谢谢就是他最大的获得

    □记者熊丹

    2021年12月15日,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荆州市被中央政法委命名表彰为2017至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这是荆州继2017年首捧“长安杯”后再度蝉联。

    荣誉的背后,离不开无数参与平安荆州法治荆州建设政法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今日,本报推介四位来自一线的政法工作者,讲述他们在平凡岗位上为民服务的暖心故事。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