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版:综合新闻

将成果写在大地上
——记荆州市农科院西甜瓜研究所原所长张明权

    张明权在育苗基地了解苗种生长情况。

    编者按:为发挥科协系统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简称“五老”)参与关心下一代科普志愿服务的独特优势,市科协动员有影响的老专家分别组建心理咨询服务团、卫生健康服务团、农业技术普及服务团、科普志愿服务团、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团和青少年科技服务团。市科协联合荆州日报社陆续刊登他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典型事迹,鼓励更多人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记者赵叶秋通讯员程远洪文/图

    张明权,正高职高级农艺师、荆州市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曾任荆州市农科院西甜瓜研究所所长、荆州市第三届政协委员,获7项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先后荣获荆州市科技拔尖人才等称号,主持承担各级课题项目10多项,培育西瓜甜瓜品种10多个,获得省市级奖励10多项。

    退休不褪色科研脚步不停歇

    2011年,张明权光荣退休,但他一直保持科研人员钻研精神,与长江大学园艺学院、公安金狮粮食专业合作社合作,长期扎根农村,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张明权了解了湖北西瓜市场需求和技术短板,制订科研育种目标。利用生物技术、远源杂交、聚合育种、分子标记等手段,先后选育出长新一号、长新二号、荆杂106、荆杂1301等特色西瓜品种。特别是长新一号,品质优,中心含糖量可达15%以上,比主栽品种提高2至3度,肉质细腻,口感更佳;产量高,亩产3200公斤,比主栽品种增产25%以上;抗逆性强,抗病性好,抗高温、耐低温能力强,耐渍、耐湿性好,适应性广;早熟少籽,果实发育期28天左右,早熟性好,每个西瓜籽粒80颗左右;耐贮运,品性好,解决了本地西瓜外运成本高的问题。

    这一系列品种的选育成功,较好地解决了我省目前无籽西瓜品质差,有籽西瓜籽粒多,集中上市价格低、不耐贮运等问题,也填补了我省无特色少籽类型西瓜品种的空白。

    坚持科技服务

    张明权根据西、甜瓜品种的特点,进行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制订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充分发挥良种与良法相配套的优势,先后筛选出西、甜瓜与麦、油、棉、稻、菜配套的多种高效优化模式。为让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理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到西瓜主产区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每年平均为农民科技下乡服务次数达100次以上。

    张明权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搞示范、让农民有钱赚”的指导思想,在一次次科技下乡中,在一次次公开讲课中,在一次次人员培训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最直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无私地传授给尽可能多的农户。无数瓜农在他的帮助下,开展科学种植,生产出受市场欢迎、消费者满意的好产品,真正走上了劳动致富、科技致富的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