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小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刻指出:一百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在谈到10年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探索出了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因此,人民民主、人民监督和自我革命共同构成百年大党管党治党的胜利密码。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自我革命与人民民主、人民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路径。百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党正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进而确保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走向新的胜利。须从哲学意蕴、历史传承、时代需要三重维度,探寻理解管党治党胜利背后的密码。 哲学意蕴:内因与外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唯物辩证法揭示,内因和外因是关于事物发展原因和动力的一对基本范畴。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解析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的上述讲话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是自我革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自我革命是工作目标,全面从严治党是工作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10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效得出一个结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其二是自我革命和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关系。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总书记进一步阐明这两个答案的关系。人民民主和人民监督是党的建设取得成效的动力或条件,是外因也是第二位原因。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的建设取得成效的原因或根据,是内因也是第一位原因,即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到中央党校省部班“开年第一课”,从新年贺词到中央纪委全会,最近两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密集地强调自我革命的重要意义,并得出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这是从百年党建实践历程中,尤其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优异答卷中,成功探索总结出的最新经验和理论成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经历百年沧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哲学密码。 历史传承:继承并发展 回顾百年党史,毛泽东对于执政党建设和执政党前途,有三次著名的对话,分别被称为“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 从“甲申对”到“窑洞对”毛泽东已分别从避免“历史周期率”的内外因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内因防止骄傲自满和精神懈怠,外因以“人民民主”“人民监督政府”来确保决不重蹈覆辙。是对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 “甲申对”和“赶考对”都围绕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上演的悲剧“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典型案例展开,是毛泽东难以忘怀的历史镜鉴。毛泽东以共产党“即将执政”比作“进京赶考”告诫全党,进京赶考不是一时一事的赶考,共产党执政时时刻刻都在“赶考”,赶考永远在路上。 面对由执政走向长期执政的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再赴西柏坡,重提“进京赶考”这一历史课题,谆谆告诫全党“赶考”远未结束,“赶考”永远在路上,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并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进一步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再提“现代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一定要继续考出好成绩”。在本次中纪委全会上,再次向全党发出号召“为党和人民事业赤诚奉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考出好成绩”。其传递的政治信号是中国共产党要正视新时期执政考验,以“赶考”的审慎、“赶考”的态度、“赶考”的决心锻造党的建设成效、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接续“进京赶考”。体现了党的建设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坚持原则又丰富发展,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充满政治智慧,标志着党的建设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彰显了百年大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信。 实践需要:管党更治党 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从七一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之“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到决议中“十个坚持”之“坚持自我革命”,从“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到“四个‘任重道远’的严峻形势”,从全面从严党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到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求越来越明确、工作重点越来越突出、工作目标越来越清晰,是结合时代需要和严峻形势提档升级、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早在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就预言:“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几十年过去了,四种情绪以“四风”的形式存在,截至2021年5月,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问题、“四风”问题62.65万起。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期间牺牲了83位团以上干部,截至2021年5月,党的十八大以后审查调查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400人、厅局级干部2.2万人,糖弹杀伤力果然更大。 进入新时代,面对“四大考验”日益严峻复杂、“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凸显的内外形势,面对“七个有之”和“四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责任担当,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开展了一场把握主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从理想信念坚定、组织体系严密、纪律规矩严明三个方面管党治党。强调党纪严于国法,截至2021年7月1日,已颁布包括党内最高法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内全党现行有效法规共7类3615部。决议指出:经过坚决斗争,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推进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用理论层面的“九个坚持”和实践层面的“六个必须”回答了“强党之问”的时代课题,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在过去一百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我革命的成功经验,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新成果,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古语有云:内圣外王,修己安人。面对新的赶考之路上更加艰巨的责任使命,我们党以内外兼修的哲学智慧,继承并发展的历史自觉,管党更治党的实践成效,不仅成功跳出历史周期率,还带领亿万中华儿女昂首阔步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康庄大道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