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综合新闻

讲好农耕故事弘扬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传承人覃必森:

    □记者李弢通讯员赵罗炎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械化种植大面积推广的背景下,传统农耕器具渐渐淡出人们视野,闲暇之余,你是否还会想起以前躬耕垄上的劳动场景?

    犁、耙、扁担……在公安县杨家厂镇“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内,一

    件件农耕器具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不断唤醒人们记忆深处的农耕文化与乡愁。

    该馆创办人叫覃必森,收藏农耕器具已有30多年,收藏的物件已达1万件。

    在他看来,这些老物件,不仅仅是单纯的农耕物品,还承载着一代人的文化印记。

    “农耕社会必然要被现代社会模式所替代,这是必然的。但是农耕社会还有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吃苦耐劳、

    勤俭节约这些精神,一定要传承下来。”覃必森说。

    为传承农耕文化,给后来人留下农耕文明回忆,覃必森5年前创建“覃园农耕民俗文化馆”,将私人收藏对外展出。

    每件农具都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农耕文化故事,这些故事如何更好地讲给年轻一代听,覃必森没少动脑筋。

    他不仅给展示的农具标上名称和过去的用途,还创新性地增加体验等环节。

    “陶艺、推磨、纺纱、打糍粑等活动,只有动手体验,才能真正体会农耕时期的感觉。这样一来,活动内容就丰富了,趣味性大大增加,文化传承的效果也更好。”覃必森介绍道。

    目前,该文化馆正在抓紧改扩建,预计今年3月开放,还将增设陶艺、自拍等体验元素,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农耕民俗历史,传承农耕文化精髓。

    未来,覃必森还将进一步朝着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和启发大众忆苦思甜的方向改造民俗文化馆,促进传统农耕文化弘扬和发展,用自己的方式充实乡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