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版:05

到乌林寨与曹操相会

    □杨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敢相信——曹操的这首脍炙人口的《短歌行》,竟是作于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的赤壁之战期间,作于长江北岸的洪湖乌林寨,曹公,这位挥师南下的统帅、马背上的诗人,曾经来到过我的家乡。赤壁大战期间屯兵乌林的那段往事,让我心驰神往。

    我来到位于长江北岸的洪湖乌林寨,穿越了2000多年的时空,与一代枭雄曹操相会。

    站在长江乌林渡口,滚滚长江不舍昼夜,浩浩荡荡向东流淌,从渡口码头望去,对江的赤壁历历在目,镶嵌在赤壁摩崖上的两个朱红色大字“赤壁”,吸引住来来往往船只上游人的目光。涛涛的江水,似乎在向后来的人们讲述着那2000年前的那场生死之战。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20万大军,号称80万,一路南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官渡之战,以少胜多,一战定乾坤,收复了荆襄之地,人生的上半场,他春风得意,他站在大船甲板上,检阅水兵,威风凛凛,军营帐内,饮酒放歌,吟诗作赋,气势是多么的豪迈。

    2000多年前的洪湖乌林寨,长江穿越而过,大大小小的湖泊中崛起一座座山丘,曹军在山丘上安营扎寨,铺天盖地的芦苇荡掩藏起数量庞大的曹军,却也中了孙刘联军的“连环计”,导致被敌军火攻,死伤无数。

    曹军败了,洪湖的乌林寨,成了曹操的“滑铁卢”。曹操的失败,败在他的盲目轻敌,曹军以四倍于孙刘联军的兵力攻打对手,何况联军内部并不完全同心,却落得了一个惨败的下场,乌林寨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大火绵延不绝,映红了长江对岸的赤壁矶。官渡之战,他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大的对手袁绍,赤壁之战,他以多败少,仓惶地逃回了北方,向死而生,骄兵必败,赤壁之战,成了曹操心中永远的痛。

    行走在乌林寨,依然还可以看到许多当年的痕迹。曹操湾,位于乌林寨内,据说是当年曹操的下榻处,曹操在这里运筹帷幄,驻扎了数月之久。点将台,据说是当年曹军操练的地方。红血巷,据说是战败后,数千将士为保护曹操撤退,杀出一条用人墙筑起的血路,勇士热血洒大江,确保了曹操能安全出走华容道。万人坑,当时曹军伤亡惨重,死伤将士不计其数,当地老百姓后来在香山的脚下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来安葬那些阵亡的亡灵,后来为了安抚和纪念这些亡灵,当地人在香山上修起了香山宫,布道传法,香火旺盛。

    在我看来,曹操应该是一个英雄。想当年,他孤身一人,持短刀,深入相府刺杀“国贼”董卓,英雄之举,完全不亚于后来的汪兆铭行刺摄政王载沣。曹操平定中原,统一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然后挥师南下,一举实现中华民族的再次“大一统”,从而平息战乱,老百姓休养生息。赤壁之战的失利,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让这种军阀混战的局面又延续了72年,直到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天下才暂时宣告结束。

    鲁迅先生谈起曹操,“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后世伟人对曹操多次有过正面的评价,“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面对浩瀚的历史长河,难怪伟人要发出感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只有曹操,武能带兵打仗平天下,文能吟诗作赋传后世,英雄相惜,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堪称伟人心中的“王”。

    一杯杜康解千愁,青梅煮酒论英雄,历史的尘烟已经散去,但总是有很多精彩的瞬间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成为后世的谈资,说不尽的三国故事,谈不完的今古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